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多地路測開放,車企發力自動駕駛領域有望于2020年實現測試

時間:2018-06-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根據羅蘭貝格對中國自動駕駛發展的研報,到2020年,中國有望在城市特定區域開放道路進行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并在部分高速公路允許L3自動駕駛。

【多地路測開放,車企發力自動駕駛領域有望于2020年實現自動駕駛車輛測試】根據羅蘭貝格對中國自動駕駛發展的研報,到2020年,中國有望在城市特定區域開放道路進行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并在部分高速公路允許L3自動駕駛。

短短幾個月,多個城市陸續加入開放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陣營。

2018年6月4日,繼京、滬、渝等之后,廣州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廣州市關于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伴隨著各城市在路測上的開放姿態,中國的自動駕駛發展有望進一步提速。近日,在2018亞洲消費電子展(下稱“亞洲CES”)上,中外主流整車企業爭相展示其自動駕駛全新技術和主打產品,欲搶占汽車產業變革的新契機。

路測開放利于技術迭代

在2017年末,北京率先推出中國首個自動駕駛汽車路測法規后,短短半年時間,已有北京、保定、上海、重慶、深圳、長沙、長春、平潭、廣州總共9座城市先后出臺自動駕駛路測法規,這些城市還為車企發放了路測牌照。與此同時,百度、騰訊、上汽、蔚來、吉利、東風、一汽等車企和互聯網公司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路測。

北京市選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33條道路作為首批開放測試道路,共計105公里。此外,還組織建設了北京首個占地200余畝的海淀自動駕駛封閉測試場地,測試場包括城市、鄉村的多種道路類型,具有豐富的測試場景和多層次的評測體系。路測時間須選擇非早晚高峰時段,且避開雨、雪、霧等不利天氣狀況。北京的路測牌照目前發給了百度、蔚來汽車、北汽新能源。

上海也出臺相關政策,允許有路測牌照的企業在指定的測試路段展開智能網聯道路測試。到2018年底,上海測試路段將達47公里,涉及58個路口。在港口等一些特定應用場景,將推動卡車、環衛車等實現自動駕駛。上海的首批路測牌照發給了上汽和蔚來汽車兩家。

除了京滬,其他7座城市進展各不相同。目前,廣州測試路線暫未明確。小馬智行與景馳先后在廣州開啟自動駕駛車試運營。深圳在南方科技大學等地試驗推出兩條自動駕駛路線。該自動駕駛技術由國家智能運輸技術中心、華為公司等共同合作研發,騰訊獲得路測牌照。

重慶擬以禮嘉和金鳳兩個區域的部分道路作為測試路段。路測牌照則發放給長安、百度、一汽、吉利、廣汽、東風、北汽福田等多家車企。長沙的測試區將于6月30日開放。長春的測試路線未明確,路測牌照花落一汽。保定的測試路線未明確,路測牌照也未發放。平潭的首期測試場地全長超過6公里,路測牌照發放給了百度和金龍客車兩家。

“開放道路測試的意義非同尋常。”上汽在上海首批獲牌,上汽集團前瞻技術研究部總經理張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好比是在院子里開車和在公共道路上開的區別。封閉的環境不管怎樣設置,都不及自然道路的場景更真實。“在實際城市環境中高樓林立,僅對于自動駕駛的毫米波激光雷達的傳感器,受到的挑戰就大相徑庭了。這樣會更真實、更豐富多彩,數據流量也大,也有助于車企獲得更大的數據,完成技術的迭代。”

根據羅蘭貝格對中國自動駕駛發展的研報,即使是2020年,中國可能也只是在城市特定區域開放道路進行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并在部分高速公路允許L3自動駕駛。到2025年城市特定區域L4、L5自動駕駛有望開放,自動駕駛將步入分區域推進的新發展階段。而2025年之后,才會逐步放開自動駕駛區域限制,從限定場景慢慢拓寬到更多的場景,乃至全場景,整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一蹴而就。

車企發力自動駕駛

雖然自動駕駛有其自身發展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但是中外主流車企明顯已經抑制不住在這方面發力的沖動。6月13日,亞洲CES在上海開幕,雖然是定位覆蓋消費電子最熱門和前沿產品和技術的消費電子展,但中外汽車整車企業卻搶了風頭,其所展示自動駕駛最新技術和主打產品成為本屆亞洲CES的一道風景,包括奔馳、凱迪拉克、現代、拜騰、奇點等中外車商的自動駕駛新成果紛紛亮相,一場緊跟一場的展示會,令觀者目不暇接。

“不僅要給中國顧客提供交通工具,更要以為用戶提供時空自由的自動駕駛汽車和移動服務為目標。”參加CESAsia的現代汽車智能型安全技術中心負責人李鎮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現代的“IONIQElectric”自動駕駛車型在此前已經完成了晝夜自動駕駛路測,并在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評測中獲得“Level4”的分數。

就在6月13日,現代汽車宣布將參加中國最大的專業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百度的自動駕駛平臺研究項目“阿波羅計劃”(ApolloProject)。李鎮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代汽車方面非常看好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城市的應用,已有自動駕駛技術儲備的現代汽車正在加速在中國的本土化發展,為進一步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的創新技術,現代看中了百度在中國市場開放路測等方面的優勢,加強與百度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不僅是國外車商,中國本土造車新勢力也積極跟進自動駕駛研發。在本屆亞洲CES,拜騰汽車發布了旗下首款轎車的概念車BYTONK-ByteConcept,據廠方披露的資料,至2021年上市,這款車可實現L4級別的無人駕駛。

無獨有偶,奇點汽車也在本屆亞洲CES展示其基于NVIDIADRIVE開發的下一代智能駕駛系統成果。奇點汽車ADAS及軟件平臺高級總監劉瑞祥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目前京滬開放的場地,更多的是基于L4、L5、L3的自動駕駛的路測。“我未來會帶領團隊做L3自動駕駛的研發,奇點汽車在未來會在上海、北京各地申請自動駕駛的測試的牌照。”劉瑞祥說,自動駕駛,用戶最關心的是安全不安全,而安全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面大量的測試。

麥肯錫最新研究顯示,中國未來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至2030年,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收將超過5000億美元。中國消費者愿意為購買自動駕駛車輛支付高達4600美元的溢價,而美國和德國則分別為3900美元和2900美元。麥肯錫預測,2025~2027年將是自動駕駛的拐點。

“自動駕駛這波熱潮如果沒有真正大規模地商業應用,恐怕是要降溫的,相關的資本也會出現問題。”安永合伙人、汽車行業分析師葉亮博士對第一財經記者感言。在葉亮看來,近期中國多座城市開放道路測試以及亞洲CES上眾多車企和互聯網公司展示自動駕駛新技術進展并非巧合。

葉亮指出,目前中國自動駕駛應用級別的開發變得越來越重要,像美國的公路測試,中國自動駕駛在有限場景下的應用正在加速。不過,對于城市和車企扮演的不同角色,葉亮認為,從開放路測方面,城市的因素更大一些,有些城市還會作為特色布局,政府相關政策在其中占據主導作用。

對于國際車企和中國造車新勢力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比拼,葉亮指出,相對于國際車企來說,中國造車新勢力的局部后發優勢是存在的,但這種優勢并不明顯,到最后還是要看誰認真地布局、研發和投入。

除了發力自動駕駛的整車制造企業,中國市場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目前分布較為平均。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的廠商占比最多的為ADAS、駕駛解決方案方向,比例超過21%。此外,雷達傳感器、車載零部件等方向也有較高的占比,產業鏈整體分布均勻,未出現非常集中的情況,但發展預期向好,根據預測,僅國內ADAS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達到約220億人民幣。

“各地開放路測有利于形成產業集群,有利于招商。”葉亮對第一財經記者直言,事實上,車企和地方政府發力自動駕駛均非一時沖動的跟風之舉,其背后是對自動駕駛產業鏈作為目前汽車技術新引擎巨大潛能的看好。

“在自動駕駛領域,由于較寬松的產業環境和政策,長三角和珠三角之前發展迅速。”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未來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其態度會越來越包容,自動駕駛企業或許更多地會從沿海慢慢擴散至內地。另一方面,目前領到牌照的企業均是在當地有大量投資的,在葉亮看來,沿海和內地的各地方政府都是很希望通過開放路側,進一步發展自動駕駛來形成自己的汽車產業集群,吸引中外有實力的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參與路測,落戶本地,分享發展紅利,提振地方經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