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信部:區塊鏈未來三年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

時間:2018-05-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前,工信部信息中心發布《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這是國內第一份官方發布的區塊鏈產業白皮書。

每到季末,各公司的財務人員就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去進行對賬,而且如果發現錯誤的話,還要去查賬,甚至需要打印表格、蓋章后郵寄,對方收到后再與系統數據進行比對。

無論是對賬,還是核驗真偽,整個業務流程會消耗很多人力物力,成本較高。如果把這些交易放在區塊鏈上,就能化繁為簡,通過多主體之間的信息共享和自然而然的信用積累把這些成本降下去。

日前,工信部信息中心發布《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這是國內第一份官方發布的區塊鏈產業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用區塊鏈的方式實現信息共享,不僅可以降成本提效率,還可以實現“信任傳遞”或“信任外溢”。由于上鏈信息不可篡改,在交易雙方共同驗證一筆交易之后,也可以讓第三方信任這個信息,進而實現數據的資產化。

在今年4月份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工信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于佳寧就提出,區塊鏈技術需要與實體經濟產業結合,通過減少交易的中間環節、中介環節,減少交易對賬、記錄等等輔助性工作,為實體經濟降成本,才能充分發揮區塊鏈的價值。

于佳寧認為,區塊鏈在和實體經濟結合的初步階段,就是要去致力于解決這些小問題。但如果能給所有的公司解決一些小的問題,對產業來說,就是解決了大的問題。

現在業內有觀點認為,區塊鏈的前途應該在為實體經濟服務上。“區塊鏈最大的價值點一定是體現在實體經濟,而非虛擬經濟。”上海AIII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人工智能標準組成員、國際智能區塊鏈研究會副會長朱兆穎對第一財經表示,國家很早就提出要脫虛向實,其核心就是不能純金融而金融,所有的金融一定是在發展實體經濟的基礎上再做這個事情。

“區塊鏈一定是真正地要跟實體經濟結合,比如跟工業領域、安防領域的結合,實現如何將現有的數據,通過區塊鏈的方式更好地服務社會,提高效率,給不同行業帶來價值。”朱兆穎說。

《白皮書》指出,目前,區塊鏈技術已開始在實體經濟的很多領域實現落地應用。區塊鏈具有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在實體經濟的改造中已經開始了廣泛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區塊鏈在實體經濟產業場景中落地的模式和邏輯也日益清晰。比如區塊鏈在商品溯源、版權保護與交易、電子證據存證、財務管理、精準營銷、大數據交易、工業、能源、醫療、數字身份、物聯網、公益、物聯網、電子政務等典型場景的應用。

《白皮書》在談到區塊鏈產業發展趨勢時提出,區塊鏈未來三年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

朱兆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3年區塊鏈可以逐步落地,而要在實體經濟上廣泛應用需要解決一些難題。

首先,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特性與互聯網最大的區別在于使用場景的范圍,區塊鏈更多是傳遞一些高附加值數據的本身,而不只是傳遞一些價值比較低的數據。在廣泛應用中,區塊鏈作為一個新技術,無論是從企業層面,還是政府政策支持層面,一定會需要一個大的投入。

“其次,區塊鏈底層的架構要和實體經濟已經構建好的科技體系的融合,這是一個大難題。”朱兆穎對記者指出,現在很多企業都是想去跟區塊鏈結合,但是它現有的數據體系和企業運作方式等要跟區塊鏈結合有兩大難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