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研發出新系統,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沒有3D地圖的情況下繼續行駛】目前大部分的自動駕駛汽車對于車道標記以及詳細的3D地圖有較大的依賴,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公司的自動駕駛測試都選擇了城市或郊區,而都不愿意在地圖難以清晰覆蓋的鄉村道路上進行。不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能夠幫助自動駕駛汽車擺脫對高精地圖的依賴。
據報道,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系統,該系統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沒有3D地圖的情況下在路上行駛。
麻省理工學院于今年5月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召開的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會議上展示了該項研究成果。該論文由CSAIL主管DanielaRus、研究生TeddyOrt和LiamPaull共同撰寫。
這個系統叫做MapLite,它結合了簡單的GPS數據和車輛自身的傳感器監測到的實時路況信息,依靠GPS來獲得對汽車位置的粗略估計,激光雷達傳感器負責計算道路邊緣的位置,可探測超過100英尺的道路。
研究團隊的測試人員改裝了一輛豐田普銳斯,并配備了一系列的激光雷達和傳感器。通過MapLite系統,測試車輛可以自主地行駛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多條未經地圖測繪的鄉間小道上。
“對精確的3D地圖的需求限制了自動駕駛汽車的行駛范圍。”麻省理工學院CSAIL的主管丹妮拉·魯斯(DanielaRus)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些汽車使用地圖來了解它們在哪里,以及判斷在行人和其他車輛等新的障礙物面前該做些什么。”
麻省理工學院在論文中解釋了它的系統是如何在不依賴3D地圖的情況下運行的:MapLite依靠GPS數據來獲得對汽車位置的粗略估計,再通過傳感器信息進行校正。
首先,該系統需要在設置最終目的地和研究人員所稱的“本地導航目標”。所謂的“本地導航目標”就是汽車視野之內的一個目的地。之后,它的感知傳感器會生成一條路徑到達那個點,期間通過使用激光雷達來估計道路邊緣的位置。實驗表明,MapLite可以在沒有物理道路標記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系統會根據路面與周圍區域的相對平坦情況,判斷出道路的位置和走向。
對于未來,CSAIL的研究人員希望能夠讓MapLite更加強大,可以在不同類型的道路上進行導航。目前該團隊尚未有將MapLite系統商業化的打算,但是他們已經在和豐田合作,有望未來將該系統與車輛相結合。
如果這個系統最終實現商業化,就意味著,自動駕駛車輛可以在未來惠及偏遠農村生活的人們。
去年在底特律,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ElaineChao)指出,要確保自動駕駛汽車有助于改善農村社區的生活,而不僅僅是城市地區,這對汽車行業至關重要。在2017年底特律車展期間,趙小蘭表示,“我們也希望自動駕駛技術能有包容性,并考慮這項技術對美國農村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