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TSN+OPC UA加速智能制造發展

時間:2018-05-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工業以太網,相較于傳統以太網、現場總線等在實時性、傳輸速率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改觀,并已經占據了以太網市場的半壁江山。

眾所周知,以太網已經成為家庭、企業及數據中心網絡連接和互通的最廣泛的通信協議標準。然而因為其確定性、實時性、可靠性等因素,傳統以太網并不適用于工業數據通訊。例如以太網存在的CSMA/CD機制,當網絡出現沖突時需不斷重發數據,這對于網絡實時性帶來挑戰;另外,因工業現場面臨惡劣的工況、嚴重的線間干擾等,也導致以太網可靠性大打折扣。

而工業以太網,相較于傳統以太網、現場總線等在實時性、傳輸速率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改觀,并已經占據了以太網市場的半壁江山。

不過,這些專有的工業以太網協議仍然面臨瓶頸,雖然它們在滿足機器運動控制等方面已經綽綽有余。因為當云計算、大數據技術逐漸滲透到工業領域,工業數據通訊并不再僅限于機器到傳感層,也不僅限于機器到機器之間,而是擴展到了與人、云和應用等更豐富的連接,有更多類型和更多海量的數據需要傳輸和處理,而對于數據處理的鏈條也變得更長,包括在邊緣側,包括云端,包括與企業生產系統和管理系統的逐步打通。因此,如何應對通過更高帶寬進行海量數據的聯接和傳輸,如何做到更精準的確定性控制和更低時延,仍是工業制造面臨的巨大挑戰。

TSN+OPCUA將IT和OT無縫融合

TSN(時間敏感網絡)+OPCUA(OPC統一架構)成為從傳感器到云端建立全面通訊基礎結構的最佳拍檔。

TSN的工作原理是優先適用(IEEEP802.3br)機制,在傳輸中讓關鍵數據包優先處理。這意味著關鍵數據不必等待所有的非關鍵數據完成傳送后才開始,從而確保更確定、更快速的傳輸路徑。本質上來說,TSN建立了一套能使以太網具有實時性和確定性的新標準。

基于TSN提供的網絡通信的高確定性和低時延之上,OPCUA則提供了一個獨立于平臺的面向服務的體系架構,它定義了統一的標準和信息模型,可以實現設備與設備、設備和企業,以及不同廠商設備之間的交互。

TSN+OPCUA組合提供了一個實時、高確定性并真正獨立于設備廠商的通信網絡,將會在帶寬、安全、互操作、延遲和同步等方面帶來巨大改善。

舉例來說,在工廠數據采集、傳輸與生產運營中,都會需要對現場的機器狀態、生產能耗、質量相關、生產相關參數進行采集,TSN+OPCUA在整體上使得在工廠的各個環節的橫向與縱向數據實現了透明交互,并且配置效率更高,程序與應用模塊化更強。

當然,TSN+OPCUA組合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越來越多的工業供應商、ICT廠商和芯片供應商也在共同加快對其測試和驗證。

TSN+OPCUA智能制造測試床聯合發布

在剛剛召開的2018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多家組織和廠商聯合展開了一場針對TSN+OPCUA場景應用的測試驗證。包括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Avnu聯盟、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FraunhoferFOKUS、華為、施耐德電氣、和利時、美國國家儀器(NI)、貝加萊(B&R)、TTTech、思博倫通信(SpirentCommunications)等超過20家國際組織和業界知名廠商,聯合發布了包含六大工業互聯場景的TSN+OPCUA智能制造測試床(以下簡稱“測試床”)。

歐洲最大的應用科學研究機構弗勞恩霍夫協會-開放通訊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FOKUS)的AlexanderWillner博士表示,“自從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s)問世以來,工業自動化流程得到了極大優化。OT(運營技術)與IT(信息與通信技術)之間的融合令人興奮,將帶來有趣的創新體驗。OPCUA和TSN的結合,讓工業領域得以實現實時信息交換和互操作。聯合測試床中演示的場景展示了我們各自的技術優勢,我們對數字網絡的未來充滿期待。”

推動TSN+OPCUA不斷成熟與完善

據了解,測試床通過模擬豐富的真實智能制造場景,現場演示驗證了智能制造的關鍵技術點——TSN+OPCUA,該技術是預測性維護、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關鍵推動因素,可以幫助工業企業提升效率,例如減少停機時間,提高設備綜合效率和降低總體成本等。

在本次發布的TSN+OPCUA智能制造測試床中,華為與多家廠商共同打造了六大工業互聯場景,包括:

·與AII打造的“電機預測性維護網絡(TSNforPredictiveMaintenance)”

·與美國國家儀器打造的“馬達同步(MotorSynchronization)”

·與和利時打造的“賽車游戲(Race-CarGame)”

·與Linmot打造的“繪圖運動控制(PlotterMotionControl)”

·與施耐德電氣打造的“LED同步(LEDSynchronization)”

·與貝加萊打造的“OPCUAOverTSN”

測試床驗證了TSN網絡在復雜環境情況下的高確定性和低時延性,保障工業場景下的嚴格同步運動控制。其中,華為TSN交換機提供了高可靠性和超低時延的工業控制網絡。此外,思博倫通信的測試設備用于生成TSN和非TSN流量,以驗證新的工業網絡架構和服務帶來的好處。

華為歐洲解決方案產品管理及營銷總監羅濟軍博士指出,“未來工業領域將有數以百億計的設備連接上網,傳統工業以太網無法承受巨大的數據傳輸量,需要一種新的架構來滿足高帶寬、高速率和海量連接等方面訴求。未來華為將與業界更多的組織和廠商深入合作,共建工業互聯網生態,推進TSN技術和標準的不斷完善,真正實現TSN網絡下的‘全網通’,推動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

加速智能制造轉型步伐

當然,無論是華為還是其他廠商及標準組織進行的對TSN+OPCUA的測試驗證及探索并非因其帶來的高可靠性、實時性那么簡單,它們通過改寫工業通訊的底層架構,真正為智能制造轉型打開了大門。

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亦或中國的“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其背后的技術基礎均是物聯網的開啟。就像華為發布的全球產業展望GIV2025中說的那樣,它們的核心都是依托創新的ICT技術,加速IT、CT、DT與OT的融合,推進工業互聯網進程,從而優化、重構制造價值鏈,創新商業模式。而TSN+OPCUA正是打通工業互聯最后一公里的關鍵所在,也是真正實現OICT融合,加速智能制造的關鍵所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