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7自動駕駛“脫離報告”:各企業表現如何?

時間:2018-05-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 Waymo與通用Cruise呈雙雄爭霸局面,尚有8家企業未被加州納入路測考量范疇,小編還對剩下的10家企業進行了分析與預期,詳見下文。

2017自動駕駛“脫離報告”:各企業表現如何?據外媒報道,美國消費者保護組織(ConsumerWatchdog)宣稱,從加州車管局發布的《2017自動駕駛“脫離報告”(CaliforniaAutonomousVehicle"DisengagementReports")》來看,自動駕駛技術并不安全,至少目前還需要配置一名備用駕駛員,用于監控車輛的操作,從而確保自動駕駛路測時的安全性。

該報告主要涉及以下兩方面內容:

1.自動駕駛汽車路測里程;

2.“脫離(Disengagement)”次數;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脫離”次數越少,系統越穩定。對于致力于自動駕駛研發及路測的眾多企業而言,該報告無疑是其2017年度的自動駕駛路測成績單。

該報告一共收錄了20家企業,其中以Waymo及通用旗下的Cruise表現最為出彩,詳見下文。

Waymo與通用Cruise雙雄爭霸

測試車輛、測試里程數、“脫離次數”對比

Waymo配置了75輛測試車輛,其在加州的自動駕駛測試里程數高達352,544英里。據報道顯示,“脫離(disengagements)”63次,即:每隔5,506英里需人工介入操作一次。

相較之下,在《2016自動駕駛“脫離報告”》中,Waymo在加州的自動駕駛測試里程數為635,868英里,“脫離”124次,即:每隔5,127英里需人工介入操作一次。

通用Cruise配置了86輛測試車輛,自動駕駛測試里程數為131,675英里,“脫離”105次,即:每隔1,254英里需人工介入操作一次。

碰撞次數對比

作為自動駕駛技術安全性的一項衡量指標,碰撞次數也是DMV看重的重要數據。

據通用Cruise透露,2017年旗下車輛共發生22起碰撞事故。此外,該公司路測后共發生了25起事故。

據Waymo透露,2017年旗下車輛共發生了3起碰撞事故。此外,2015年和2016年分別發生9起和13起碰撞事故。此外,自2014年以來,一共上報了25起碰撞事故。

以下為其他18家企業的“脫離報告”匯總

未開展路測的6家企業:寶馬、福特、本田、蔚來汽車美國(NIOUSA)、大眾美國和Wheego。

未在加州開展路測的企業:特斯拉。

尚未向美國加州車管所遞交報告的企業:法拉第未來。

以下為開展路測的10家企業的數據匯總(按配置測試車輛的數目進行排序):

德爾福(現已拆分為德爾福科技與安波福):配置了1輛測試車輛,測試里程數1,810.55英里,“脫離”81次。

Telenav:配置了1輛測試車輛,測試里程數1,697英里,“脫離”58次。

法雷奧北美(ValeoNorthAmerica):配置了1輛測試車輛,測試里程數574英里,“脫離”215次。

英偉達:配置了2輛測試車輛,測試里程數505英里,“脫離”105次。

梅賽德斯-奔馳:配置了3輛測試車輛,測試里程數1,087英里,“脫離”842次。

博世:配置了3輛測試車輛,測試里程數1,454英里,“脫離”598次。

百度美國:配置了4輛測試車輛,測試里程數1,971英里,“脫離”48次。

日產:配置了5輛測試車輛,測試里程數5,007英里,“脫離”24次。

Drive.ai:配置了7輛測試車輛,測試里程數6,572英里,“脫離”次數151次。

Zoox公司:配置了11輛測試車輛,測試里程數2,191英里,“脫離”次數14次。

小結(個人觀點)

從報告數據顯示,Waymo與通用Cruise雙雄爭霸模式還將繼續,多家知名車企尚未開始路測,尚無法論斷其表現。而特斯拉未在加州路測,暫無法納入對比范疇。

其余10家企業配置的測試車輛相對較少,僅Zoox公司的測試車輛達到了10輛以上,但與Waymo及通用Cruise相比,差距較大。

測試里程數方面:日產和Drive.ai相對較高,前者的“脫離”次數要遠小于后者。作為一家傳統車企,日產在技術方面的底蘊相對深厚一些。

德爾福、Telenav、百度美國、Zoox四家企業的測試里程數相對接近(在2000英里左右),其中以Zoox的“脫離”次數最低。

梅賽德斯-奔馳與博世在“脫離”的表現上相對較弱,分別為842次和598次。

“脫離”原因分析及未來預期

《2017自動駕駛“脫離報告”》中并未提及具體的天氣、溫度、濕度、路面狀況等具體的測試情境,但各公司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存在一些通病,部分問題可歸咎于與車輛對環境的感知能力,部分問題則與道路行駛方式有關,測試車輛的車載軟硬件也是造成“脫離”的重要原因。外部環境因素也會對“脫離”造成影響,如:行人過多、交通標識不清晰等。此外,數據傳輸的及時性(存在遲滯)、GPS定位、變道、上坡、各類傳感器的感知及配合情況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從獲得的上述數據看,Waymo和通用Cruise將繼續爭奪自動駕駛的頭把交椅。至于其他企業,還需要等待其擴充旗下測試車輛后,才能判定具體的表現。日產和Drive.ai的潛力逐漸顯現,梅賽德斯-奔馳與博世的脫離次數較高,或許會通過與其他企業進行技術合作的方式來提升其自動駕駛技術。至于未開展路測的眾多知名車企,只有留待今年或未來再進行檢驗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