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盤點三月份推出的傳感器新品

時間:2018-04-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預計2019年智能傳感器將達到378.5億美元。在巨大的市場推動下,各大研發機構也在不斷需求突破,研發出多種新型傳感器。

隨著物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對于傳感器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根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8-2022年智能傳感器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預計2019年智能傳感器將達到378.5億美元。在巨大的市場推動下,各大研發機構也在不斷需求突破,研發出多種新型傳感器。

可測量微磁場的氮原子大小的量子傳感器

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固體物理研究所(IAF)和馬普固體研究所研發的新型量子傳感器。研究人員通過生產出超純單晶金剛石晶體,之后通過植入單個氮原子,或在最后一步加入氮之后制作出纖細金剛石尖,導入的氮原子以及晶格中的相鄰空位就是實際的傳感器。

傳感器僅有氮原子大小,可以精確測量僅為10至20納米的硬盤上的微小磁場。除此之外,傳感器還能確定其強度,應用潛力驚人。根據IAF的專家稱,這種量子傳感器還可用于測量很多微弱磁場,包括腦電波。

可模仿狗鼻子檢測氣體的新型石墨烯基納米卷傳感器

中國研究人員從狗鼻子中得到啟發,狗鼻子中有數百萬毛細管,表面積大,可幫助狗嗅出濃度極低的氣味,研究人員就據此選擇了表面積大、高溫下穩定且耐用的石墨烯基納米卷制作氣敏傳感器。

新型的石墨烯傳感器生產過程簡單高效,有望大規模制備。研究團隊未來計劃用這種材料開發氣敏傳感器,用于檢測有毒氣體,以及用于醫學上的一氧化氮呼氣檢測器等設備。

可減少供水管網漏損的“聽漏”傳感器

江蘇常州龍虎塘智能傳感器小鎮一企業成功研發出“聽漏”傳感器,每隔200米左右在管道上安裝一個噪音傳感器,一般可利用地下管網的檢修井或閥門井進行安裝。檢測到漏點信息后,不僅可以傳輸到監測系統的電腦客戶端,也可以直接傳輸到手機端,方便及時處理。

“聽漏”傳感器最遠可“聽”300米,而且在幾家高校的試運行中均有良好表現。據介紹,該聽漏“神器”需要且費用僅為英國進口設備的三分之一,每只約8000元左右。

可用于激光雷達的低成本紅外傳感器

以色列著名研究型學府本-古里安大學開發出了一款低成本紅外傳感器,能夠打造全球最薄的夜視眼鏡,可以裝配在普通眼鏡或望遠鏡前方,使它們變身成為紅外設備,也可以將薄膜制作在常規可見光傳感器上,使它們變成紅外傳感器。

這項技術將帶來真正可以大規模應用的低成本紅外傳感器,幫助自動駕駛汽車‘看’得更遠、更清晰,也可以應用于車輛環境感知的LiDAR(激光雷達)傳感器。

最高分辨率的35mm傳感器

安森美半導體推出全新的4300萬像素(MP)分辨率的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傳感器,光學格式是便利的35mm,在廣泛的曝光時間范圍內提供極高的分辨率、高質量高均勻度的圖像捕獲。

傳感器擴展應用于要求嚴格高分辨率工業成像實力,適用于需要極高分辨率的圖像捕獲及出色的圖像均勻性的應用,例如生產線終端檢測的高清(HD)和超高清(UHD)平板顯示器和航拍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