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汽車無人駕駛里英偉達將如何演繹“特殊角色”?

時間:2018-04-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用英偉達CEO黃延森的話來說,汽車業已經為英偉達帶來了迄今為止最嚴峻的考驗,那就是掌握自動駕駛。在關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監管和立法斗爭中,英偉達已經邁出了一步,為解決問題、縮小當前與未來安全自動駕駛汽車性能之間差距開辟了一條明確的道路。

英偉達(Nvidia)有能力應對計算挑戰,無論是醫學成像的診斷工具,測繪地球的核心,還是定義艾滋病病毒(HIV)的結構,英偉達都可以通過GPU計算資源來提高兆級浮點運算(teraflops),并縮短計算時間。事實上,根據英偉達的最新財報,GPU被越來越多地轉向超級計算機在美國和日本的主要創造者。

用英偉達CEO黃延森的話來說,汽車業已經為英偉達帶來了迄今為止最嚴峻的考驗,那就是掌握自動駕駛。在關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監管和立法斗爭中,英偉達已經邁出了一步,為解決問題、縮小當前與未來安全自動駕駛汽車性能之間差距開辟了一條明確的道路。

監管機構和政界人士可能會對自主技術發表意見,但英偉達正著手開展業務。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英偉達在解決這一問題方面處于一個特殊的位置,該公司處于370個發展合作伙伴(而且還在不斷增長)組成的生態系統中心,他們都在努力應對自動駕駛的挑戰。英偉達為這一挑戰帶來了硬件、軟件、服務器、代碼庫和技術人員組成的組合,它們在現實世界中實時地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

面對自動駕駛的嚴峻挑戰,且看英偉達如何自如應對?

英偉達的市場地位意義重大,因為所有公司面臨的共同挑戰是從100萬英里到1萬億英里。要想實現任何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都可靠,研發人員需要駕駛或模擬駕駛數千億英里。如果說這個地球上有一家公司對模擬技術還有所了解,那就是英偉達。

在近期于圣何塞舉行的GTC2018大會上,英偉達首CEO接受了自動駕駛挑戰,這意味著英偉達打算打算通過DriveConstellation(一種基于兩種不同服務器的計算平臺)形式的新工具來應對這一挑戰。

第一臺服務器運行英偉達DriveSim軟件,模擬自動駕駛汽車的傳感器,如照相機、激光雷達和雷達等。第二個系統包含一個強大的英偉達DrivePegasusAI汽車計算機,它運行完整的自動駕駛軟件堆棧,并處理模擬數據,就好像它來自路上行駛汽車的傳感器一樣。

像Waymo和Cruise這樣的自動駕駛汽車制造商,已經能能夠從幾十輛或幾百輛測試車中獲得數百萬英里的里程。但這種暴力手段的弱點表現在個別路上的事故上,比如Uber自動駕駛汽車事件,由于意外情況或系統故障造成人員身亡。

汽車行業的安全標準是幾乎不允許失敗,在這方面,英偉達也是領先者。黃延森表示,英偉達系列產品代表了英偉達有史以來制造的第一批達到了ISO26262和ASIL-D最高功能安全標準的計算機;這也是英偉達首次提供這種級別的復雜的軟件和硬件。事實上,黃延森將之前發布的Xavier描述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復雜的SoC”。

大家可能會想問,英偉達為開發這些自動駕駛計算機平臺投入了數百萬美元,到底得到了什么回報。事實是,英偉達將注意力從汽車信息娛樂系統轉向自動駕駛技術,這和創建這些新系統一樣具有挑戰性。

游戲、數據中心和專業可視化仍然是英偉達的主要業務。最近一個季度,汽車行業3%的收入增長令人大失所望。而且由于從信息娛樂產業向安全產業的轉變,收入業隨之下降了3%。對英偉達來說,自動駕駛似乎是正確的選擇,但它顯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不過據黃延森表示,英偉達的承諾是明確而深刻的。或許是該公司看到了一個萬億美元的商機。在圣何塞舉行的GTC大會上,主講人分享了從對象檢測到驅動監控的各種文件,這些文件都是在英偉達的幫助下應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很難找到一個更注重技術的活動,專注于世界任何地方的自動駕駛。

英偉達對任務的理解和對細節的把握,可以從CEO黃延森的主題演講結尾部分看出來。他的主題演講側重于虛擬化練習,使遠程駕駛員能夠指導操作無人駕駛汽車。黃延森呼吁觀眾關注這樣一個事實,即很少有人意識到自動駕駛汽車將需要遠程操作和控制——這是英偉達已經提出的解決方案。

英偉達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講中,唯一未解決的問題是該公司在自動駕駛方面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在汽車公司及其供應商剛剛開始意識到分享信息甚至車輛數據的需求時,英偉達已經處于獨特的地位,可以創建數據共享平臺,以進一步加快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發展。

英偉達的黃先生對這樣的前景只給出了一點點暗示。有了370個合作伙伴,而且還在不斷發展,公司將很難忽視這個機會。它甚至可能是合伙人尋求,或者是監管機構要求的東西。縮小1M到1T的差距將需要的不僅僅是模擬,還需要協作和數據共享。黃先生在某次與一位分析師的談論中,就開放英偉達數據集的前景發表了一個評論。時間將告訴我們,這是否是英偉達解決有史以來最大挑戰的方案的一部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