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制造大行其道 機床工人將何去何從?

時間:2018-03-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工業4.0”、“智能制造”、“5D智造谷”……一個個名詞的背后,是制造業新的常態:智能制造將成為主流,機器人也將大量涌入工廠。

“工業4.0”、“智能制造”、“5D智造谷”……一個個名詞的背后,是制造業新的常態:智能制造將成為主流,機器人也將大量涌入工廠。機床行業作為制造業的基礎,也逐漸開始適應這種新常態。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企業效率高了、成本低了,工人也從繁重、乏累的一線工作中解脫出來。但是,我們無法忽視的另一個事實是:智能化上線了,機器人來了,原本的一線機床操作工人怎么辦?

機床不是第一個面對機器人換人沖擊的行業,之前就有一個言論:2030年前機器人或搶走全球8億人工作,其中會計、銀行職員成高危職業。面對未來機床“人機協作”生產線以及“無人化工廠”,工廠減員勢在必行,這種情況下機床工人的未來到底如何?也許可以從東莞制造業事件中窺視一二。

東莞曾經是勞動力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這里集中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制造企業。但隨著制造業升級,這里的企業發生了變化:即便是很小的廠房里,也都用上了自動化生產設備。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工人大量的失業。有數據統計,這些失業工人除了一部分經過了職業再培訓之后重新上崗,大部分都去了其他勞動力密集企業或者轉業。而快遞和網約車成為了這些轉業者最多的選擇。

新經濟導致失業,卻也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就像智能制造升級上普通流水線工人失業,但同時“線上”模式又創造了網約車、物流配送等新職業。失業的背后是就業,“無工可打”并不是問題,離開崗位重新開始,才是很多人最大的考驗。工人不容易,經過機器人換人的企業真的輕松了嗎?新模式下,企業又將面臨哪些問題?

雖然機器人換人取代了大量一線工人,但企業反而更缺人了。“一方面在裁員,一方面在招工”成為企業新窘境。而這個問題的背后,是高端技術人才匱乏的現實。“機器人取代了人,但又缺乏操作機器人的人”,某企業負責人表示,“適應智能制造的人才太少了。”從最新一屆技術院校畢業生招聘情況來看,似乎也印證了這個說法。某高職院校高端人才一畢業就被企業“搶購一空”,其中數控、模具專業最吃香,畢業生月均工資達到5000以上。無論是企業的“缺人”還是職業高校的“好就業”,兩者似乎都指向一個現實:機器人換人,最終換掉的不是人,而是低端勞動力。

不管愿不愿意,隨著經濟的發展,“鐵飯碗”真的不存在了。無論是機床工人,還是其他職業,都面臨著一個選擇:要不適應職業自我升級,要不轉業另謀出路。“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智能浪潮下也沒有一個職業是能高枕無憂的。就拿小編來說,現在包括騰訊、奧一等網站,都引入了機器人寫稿;日本某小說大賽,一機器人作品入選前三。由此看來,不止咱機床工人,機床小編的職業也是岌岌可危。也許有一天,你再打開機床商務網,網絡對面的不是小編,而是一臺智能機器人。

“機器人換人,不是取代人,而是將人從單一重復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去從事更有意思、更具創造性的事情。”這是專家對于智能時代的看法。人總歸是最聰明、最有創造性生物,面對未來,無論是機床人,還是機床小編都應該積極應對。親愛的機床粉們,對于智能時代,對于未來職業發展,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