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世界機器人產業分析報告,中國機器人產業競爭力遠超韓國

時間:2018-03-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韓國機器人產業協會和光云大學產學合作基金會3月5日宣布,韓國的機器人產業遠遠落后于日本,美國和德國。具體來說,這三個國家的制造機器人去年的競爭力得分分別為116.91,116.20和115.94,其中韓國制造機器人的得分為100。

韓國機器人產業協會和光云大學產學合作基金會3月5日宣布,韓國的機器人產業遠遠落后于日本,美國和德國。具體來說,這三個國家的制造機器人去年的競爭力得分分別為116.91,116.20和115.94,其中韓國制造機器人的得分為100。

共有87名機器人行業專家參與了這兩個組織的調查,分為五個評估類別:價格;質量;制造業;人力資源;和技術。

在個人服務機器人行業中,日本排在第一位,分數為116.93,其次是德國(113.86)和美國(112.89)。同樣,日本以116.42排名第一,德國(113.51)和美國(112.39)排在醫療機器人等專業服務機器人領域。在機器人部件領域,日本也以120.15名列第一。德國和美國在這一領域分別發布了118.53和116.93。

與此同時,中國在四個領域中有三個超過了韓國。具體而言,中國在制造機器人中的得分為100.79,個人服務機器人為103.77,專業服務機器人為101.90,機器人部件為99.1。

在另外一份由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近日發布的2017年世界機器人報告,基于機器人密度,得出世界十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和地區:韓國,新加坡,德國,日本,瑞典,丹麥,美國,意大利,比利時和臺灣。

“機器人密度是一個很好的比較標準,以便考慮到各國制造業自動化程度的差異。”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主席JunjiTsuda說。“由于近年來亞洲機器人的大量裝機,該地區的增長率最高。在2010年至2016年期間,亞洲機器人密度的年均增長率為9%,美洲為7%,歐洲為5%。”

亞洲

中國機器人密度的發展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由于機器人設備的大幅增長,尤其是2013年至2016年,機器人密度從2013年的25臺增加到2016年的68臺。如今,中國的機器人密度在全球排名第23位。政府打算在2020年前進入世界前十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屆時其機器人密度將達到150臺。此外,目標是到2020年共銷售10萬臺國產工業機器人(2017年:來自中國機器人供應商的有27,000臺,來自外國機器人供應商的有60,000臺)。

在全球范圍內,韓國是制造業中機器人密度最高的國家,這是該國自2010年以來一直保持的地位。該國的機器人密度超過全球平均水平8倍(631臺)。這種高增長率是繼續安裝大量機器人的結果,特別是在電氣/電子行業和汽車行業。

2016年,新加坡位居第二,每10,000名員工擁有488臺機器人。大約90%的機器人安裝在新加坡的電子行業。

報告:中國機器人產業競爭力遠超韓國 但后者自動化程度最高

日本在全球排名第四:2016年,制造業每10,000名員工安裝了303臺機器人-德國排名第三(309臺)。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2016年日本供應商的產能達到15.3萬臺,創歷史最高水平。今天,日本的制造商交付了全球供應的52%。

北美

2016年美國的機器人密度顯著增加至189臺機器人,全球排名第七。自2010年以來,國內生產設施的必要現代化促進了美國機器人的銷售。這種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是持續的生產自動化趨勢,以加強美國工業在全球市場上的地位,并將制造業保持在國內,并在某些情況下帶回以前派往海外的制造業。作為工業機器人的主要客戶,汽車行業仍占主導地位,2016年銷售額約占總銷售額的52%。美國的機器人銷售額將在2017年至2020年間持續增長,平均每年至少增長15%。

加拿大的機器人密度一直在上升,2016年達到了145臺(全球排名第13)。增長主要是由于汽車工業的增長。

墨西哥主要是汽車制造商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生產中心,越來越多地向美國和南美出口。墨西哥的汽車行業是迄今為止主要的機器人客戶,2016年的份額為81%。機器人密度為33個單位,仍遠低于74個單位的世界平均水平,在全球范圍內排名第31。

歐洲

歐洲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是德國,全球排名第3,有309臺。2016年工業機器人的年供應量和運營存量分別占歐洲機器人總銷售量的36%和41%。從2018年到2020年,德國的年度供應量每年平均會繼續增長至少5%,這是由于一般工業和汽車行業對機器人的需求增加。

法國的機器人密度為132個單位(全球排名第18),遠高于74個機器人的全球平均水平,但與其他歐盟國家相比相對較弱。瑞典(223臺),丹麥(211臺),意大利(185臺)和西班牙(160臺)等歐盟成員國,在制造領域使用工業機器人的自動化程度更高。但在新政府的領導下,法國正在恢復制造業的競爭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推動未來幾年安裝新機器人。2017年,法國的機器人設備數量預計將增加約10%。從2018年到2020年,年均增長率可能在5%到10%之間。

在七國集團里,英國是機器人密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4個單位的唯一國家,為71個單位,排名第22。為了現代化和提高生產力,一般工業高度需要必要的投資。較低的機器人密度速率表明了這一事實。盡管決定離開歐盟,但目前有許多關于外國和當地汽車公司擴能和現代化的投資計劃。由于關稅的不確定性,企業是否會收回投資,目前還不清楚。

東歐國家斯洛文尼亞(137臺,世界排名第16)和斯洛伐克(135臺,全球排名第17)都擁有高于瑞士(128臺,世界排名第19)的機器人密度。捷克共有101臺,在全球范圍內排名第20位。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的機器人用品主要取決于汽車行業的需求。斯洛文尼亞是巴爾干國家中最成功的一個,機器人主要用于汽車行業,占供應總量的60%(387臺,比2015年增加33%)。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