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半導體迎來盛世危機,變局之年如何破解?

時間:2018-03-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芯片IC的價格如雨后春筍都紛紛漲了起來,存儲、硅片、MLCC、分立器件、MCU、貿易商都按捺不住,集成電路正全方位上漲。但是漲價潮的背后,似乎有一雙巨手正推動著一場“清場行動”。

芯片IC的價格如雨后春筍都紛紛漲了起來,存儲、硅片、MLCC、分立器件、MCU、貿易商都按捺不住,集成電路正全方位上漲。但是漲價潮的背后,似乎有一雙巨手正推動著一場“清場行動”。

開春上班,繼MLCC大廠村田發出重磅通知后,宣布了部分MLCC產品減產為2017年的50%并且漲價,產能訂單從2018年3月2日生效。這一下讓下游客戶措手不及,對晶片電阻備料愈加恐慌,一時間各大晶片電阻廠訂單涌入。

下游客戶的擔心成真了,今年被動件又是不安分的一年。就在村田3月2日發布漲價和產能縮減,隨后旺詮與天二科技也發出漲價通知,原因是原材料成本攀升。

雖說已經習慣了IC廠、貿易商漲價的狀態,但是開春就漲價的情況卻不多見,一般剛過春節是傳統的淡季,漲價不合乎情理。

產業鏈各環節為何都希望漲價?

回過頭來仔細思考,2018年從1月開始就漲價,基本可以預測接下來的漲價無關需求,決定漲價的將不再是需求端而是供給端。

1、IC漲價只是短期策略,掌握終端才是半導體廠未來的核心需求!

始于前年存儲器引發的缺貨漲價,傳導到半導體各個環節硅片、晶圓代工、封測、貿易環節。行業產業鏈已經進入變革新周期,未來IC原廠真正需要的不是代理商,而是終端需求客戶,掌握終端客戶,才能真正掌握市場,也就才能更加精準配置產能,使得行業發展更加符合整個制造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制造將從按訂單生產走向按需生產,先配置需求再配置生產要素,作為制造業芯片IC行業也要適應新的未來動態。如果原廠不能主動掌握市場動態,還是傳統的依靠代理商、貿易商來被動反饋將難以精準把握。

2、IC漲價是利潤的追求,更是收割終端客戶的利器,可以說是目的也是手段!

原廠“堅壁清野”行動的內在原因,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收割終端客戶。原本貿易友好合作的上下游關系變得對立,矛盾開始升級,究其核心原因還是在產業鏈中利益分配的平衡被打破,原廠需要更多的利益、代理商希望保住原有的利潤。IC原廠向終端的快速滲透和布局,既是為了維持利潤的穩定也是為了能夠長久發展,積蓄能量與未來的中國集成電路的崛起進行博弈。

3、對外大漲,對內不漲或微漲,進行強力終端客戶的圍剿!

隨著三星、ARM、博通、高通、臺積電等源頭產業布局的完善,新建、收購、參股,加速布局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他們資金實力雄厚、市場開拓能力強、長期深耕半導體產業,將對剛剛崛起的國資半導體廠造成直接的威脅。面對一輪輪漲價他們有內在需求也有外在動力。三星三年賺了十年的錢,用十年時間耗死你,這也是他們對中國半導體的一場圍剿。未戰,已敗。

4、漲價的市場,是面對客戶維持高毛利的最好理由!

面對一輪輪漲價,從驚慌失措到備貨囤貨再到慢慢調整客戶價格,2017年下半年又利用整個漲價的市場氛圍,大部分成功調整客戶價格,調高毛利潤,收益比價格平穩和跌價的時候更好,同時面對房租、人工、環保等硬性成本的提高,他們也需要更好的毛利潤來平抑成本的高漲。下游客戶對晶片電阻備料更加恐慌,但是面對客戶是慢漲快跌,只有市場持續維持漲價的氛圍,才能穩定他們的價格,在漲價的時候也不敢輕易低價搶單,如果是面對跌價或者跌價的行情,就會受到來自客戶和同行的雙重壓力,不跌都很難。

隨著國家集成電路政策的明確,實體經濟第一位!國外IC進口勢必呈現出短期量少,長期漲價的局面!這個局面的打破或許只有中國集成電路徹底崛起才會回歸理性價格,畢竟話語權還不在我們這里。

縱觀集成電路行業的上下游各個環節,幾乎沒有人希望跌價,那么2018年的行情勢必造成漲價將是常態。

正悄然改變的集成電路商業生態

這一波瘋漲,中國半導體沒有退路。但是必須明晰,一個長期高價的市場狀態是很難一年又一年的長期維持的,最終還是要回到市場的本質,供需調節市場價格、產能布局。制造業的整體轉型、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深化,勢必影響和改變集成電路業的商業模式。

最好的時候也是最壞的時候,最好的時候謀求變革就是最好的時候,最好的時候不規劃未來就是最壞的時候。

芯電易:中國半導體迎來盛世危機,變局之年如何破解?

2018年漲價將是常態,2018年半導體行業變局之年!淘汰你的不是政策、不是市場、不是競爭對手,而是時代。與時俱進、放眼未來方為正道。中國正在重回世界之巔,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全看你怎么去把握。2018已是春暖花開,你準備好了嗎?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