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無人零售主流操作或由機器視覺技術決定

時間:2018-02-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小編了解到,目前AmazonGo和螞蟻WithAnt均采用的“傳感器”與“機器視覺”混搭技術解決方案。不過有業內專家表示,成本更低的機器視覺方案未來一旦成熟,勢必成為無人零售的主流。

對聚焦于無人零售的業界而言,1月21日絕對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這一天,傳聞已久的亞馬遜無人零售店“AmazonGo”,終于在亞馬遜西雅圖總部對外開放,意味著無人零售又迎來一個“大玩家”。而在同一天,在中國杭州,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也上線了其無人零售體驗店WithAnt。

小編了解到,目前AmazonGo和螞蟻WithAnt均采用的“傳感器”與“機器視覺”混搭技術解決方案。不過有業內專家表示,成本更低的機器視覺方案未來一旦成熟,勢必成為無人零售的主流。

無人零售主流操作或由機器視覺技術決定

兩大無人零售店開業

“無人零售”到底如何定義?根據亞馬遜的實踐結果AmazonGo,給予這個問題的初步答案是:無人零售不是真不需要工作人員,而是一種無需結賬臺的新型商店。用戶使用AmazonGo應用程序進入商店,購買商品后無需在結賬柜臺前排長隊等待。

除了普通商品,此前被認為不適宜在無人零售店進行售賣的熟食,也被納入AmazonGo的服務范圍。目前AmazonGo提供即食早餐、午餐、晚餐和小吃。同時,AmazonGo還提供廚師設計的亞馬遜膳食套餐,選擇套餐的消費者在30分鐘內就能做出兩人份的晚餐。

就在AmazonGo正式開放的同一天,在中國杭州,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也上線了首家無人體驗店WithAnt,主要售賣螞蟻金服周邊衍生產品,地點就在其新辦公大樓Z空間。

在WithAnt無人體驗店里,顧客用支付寶掃個碼后就能進店隨便逛。想了解商品詳情,將其放在交互貨架上就能在墻上的LED屏看到相關信息。挑中的商品可以放到一個盒子里,通過傳感器自動識別價格后,顧客可以拿了就走,通過支付寶進行扣款。據螞蟻官方資料,挑選商品后放入的盒子,是個無感支付終端。測試數據顯示,它可在兩秒內準確識別50件不同商品。

傳感器仍必不可少

據小編了解,目前對于如何實現無人零售中的扣費環節,基本上有兩大方案:傳感器(如給商品貼上RFID芯片)以及依靠機器視覺技術。就亞馬遜和螞蟻金服的實踐來看,目前科技巨頭似乎更樂于采用傳感器和機器視覺混搭的技術方案,而背后的原因則在于機器視覺技術目前仍不成熟。

比如,視覺視覺無人零售流派代表AmazonGo內測一年半,到現在才開放,就是因為計算機視覺在多人同時在店購物的復雜環境中,識別準確率始終不理想。在AmazonGo,當用戶購物時,機器視覺會去判斷用戶是拿出貨物還是放入貨物,當用戶將商品放錯位置時,AmazonGo系統會對錯放商品與數據庫內的圖片比較識別,無法識別時要提示工作人員整理。最終,AmazonGo的貨架上布置了紅外傳感器,以及確認商品被取走情況的壓力感應裝置和荷載傳感器。

在螞蟻金服WithAnt無人體驗店不到30平方米的空間里,同樣布置了十幾個攝像頭,它們存在的意義就在于去識別誰拿了什么商品,中途又放回了什么商品,出店時該扣多少錢。

螞蟻金服在提供給小編的一份技術資料中坦承,目前機器視覺不太可靠。資料顯示,在其計算機視覺算法模型的“眼睛”里,顧客是一堆堆的線條,商品是一個個標注著相似度達百分之幾的框框,如果是一份揉皺了的筆記本,相似度會下降,這意味著機器識別不出的機率會上升。

機器視覺

將成主流操作?

未來無人零售將走向何方?業內專家均認為,基于成本和推廣等考慮,機器視覺將成為無人零售的主流操作。當然,前提是機器視覺在技術上達到成熟,否則成本問題同樣難以解決。

比如,在螞蟻金服副總裁、技術實驗室負責人蔣國飛看來,計算機視覺將成為無人零售未來的主流技術方向,因為傳感器會增加運營成本以及對供應鏈的改造,而計算機視覺一旦成熟將能規?;茝V。

此外,計算機視覺捕捉到的商品和人的細節,通過算法模型分析后,能幫助實體店老板更好的了解客人和店鋪,并有針對性地作出決策。比如,爆款商品是不是應該調整一下擺放的位置;是不是要根據客人最喜歡走的路線,再優化一下貨架以及商品擺放策略;客流高峰期間的銷售業績如果表現平平,是不是該考慮更換一下高峰期間的推薦商品;超市的供應鏈是不是需要系統性地優化一次等。

“如果參照無人駕駛技術的五級技術圖,無人零售技術的第五階就是純計算機視覺技術。至今沒誰能拿出成熟的技術方案,但技術理想主義者都想鉚足力氣一點一點接近它。”蔣國飛說道。

而此前接受小編采訪的廣州逗號智能零售有限公司高級產品經理張泳杰也提及,通過計算機視覺的方案對傳統便利店的改造成本遠遠低于傳感器,而且給商品貼傳感器(如RFID標簽)人工成本非常昂貴,并不能起到降低人工成本作用。相反,采用機器視覺去識別商品,不但準確率高,而且物美價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