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微軟聯手培生發布AI產品,AI落地場景前景幾何

時間:2018-02-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藍鯨TMT頻道1月31日訊,今日,微軟與培生聯合發布了面向少兒的交互式英語移動學習產品“朗文小英”,融合了培生的原版英語課程《朗文小學英語》與微軟的AI技術。

藍鯨TMT頻道1月31日訊,今日,微軟與培生聯合發布了面向少兒的交互式英語移動學習產品“朗文小英”,融合了培生的原版英語課程《朗文小學英語》與微軟的AI技術。

對于AI落地教育場景的看法,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洪小文向記者表示,一方面,AI不能替代人腦和人,但借助AI可以幫助學生和老師,更好地實現個性化、因材施教和評測等;另一方面,AI提供了有利于職業提升、招聘信息真假核實、技能認證等方面的數字化機會。

在培生首席執行官JohnFallon看來,相信AI技術可以幫助內容更好的輸出,讓技術解決英語學習困難,實現個性化學習。在搜集變聲期之前學生的語音數據后,通過設計了符合學段的語音評測模型,內容得以實際運用。測評的學習數據可以輔助教師、學生的教與學。

AI或許可解培生數字化轉型難題

出版行業研究人士任先生向藍鯨TMT指出,TMT領域的管理背景對培生的數字化轉型也有”加速器”的作用。同時,課件業務數字化現在應用速度慢、市場環境挑戰大,且每年需要大量投資來運營和競爭,若借助AI在技術和人才上的賦能,或許可以解開數字化轉型難題。培生認證考試、美國虛擬學校在線管理項目也給AI落地應用提供了新的機會。

從2013年開始,培生在北美、新興、核心業務區在內的六個大區更換了總裁。在人事選擇標準上,培生偏愛TMT領域,優先考慮擁有技術背景、發展中國家的從業背景的高級人才。

自范岳涵接管培生到現在,培生數字化轉型經歷了五年,除了人的因素之外,AI或許成為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器”。

根據培生2016年年度報告顯示,培生2016年總營收達45.52億英鎊,同比減少8%,調整后的運營利潤為6.35億英鎊,同比減少21%。

培生的主營課件、教育測評和教育服務三部分,課件業務的營收占比最大,2016財年營收為22億英鎊,占比為48%。相較于高等教育業務,培生認證考試和美國虛擬學校在線管理項目業務增長良好。

現階段,培生戰略是以技術和服務驅動內容與評估,尤其將AI注入到產品和服務中,幫助可規?;馗纳平虒W效果,提供個性化學習體驗;而且正在增加對虛擬學校的投資,以建立在美國學校和臨床評估領域的領先地位,并助力在線學習。

任先生向記者表示,培生計劃到2019底,節省3億英鎊成本,進一步重塑成本基數。AI元素的注入、TMT背景的高管對于培生的數字化轉型,或許是快速且有效的良藥。

AI重在行業落地

據TMT行業分析師預計,微軟的市值在2019年底或2020年初達可能會達到1萬億美元。不論是出于市場份額擴充的考慮或科技改變教育的初衷,教育市場成為微軟新的市場制高點。

目前,微軟落地教育行業的布局初步體現在PC本、教育信息化等方面。面對教育資源不均衡、信息化設備的采購流程等中國教育現狀,微軟采取了做學校試點,與政府聯手做項目。同時,目前,微軟在北京、上海設有微軟加速器,結合行業的項目更多地是體現在與現有實際業務的契合。

與本次公布的“朗文小英”一樣,微軟重金投入在AI+教育應用,發布了基于微信的口語訓練應用“微軟小英”;通過識別所說句子的語義,給出對用戶語句和發音雙重評價的得分。

藍鯨TMT了解到,微軟正加速研究從技術到產品的轉化,以及將在數據、云+端以及體驗三個方面進行投入,從而推動實現了人功能/機器學習與Office深度合作,將先進的AI技術應用到智能生產力場景中。

對于人工智能下一個十年的發展重點,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洪小文回答到,AI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因為微軟大部分的產品是平臺型的產品,微軟透過合作伙伴去做應用,從Windows、Office到現在的云平臺,AI普及化才是發展的目的。AI真正造福人類的一個前提就是讓AI普及化。

在TMT行業觀察者董軍看來,對微軟這樣的公司而言,人工智能的“落地”有兩方面的“重任”:第一是將人工智能注入到微軟現有的每一個產品中,形成新的人工智能產品;第二是加速與產業、企業的結合,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新動力(310328,基金吧)”。作為一家平臺公司,微軟希望合作伙伴以及整個生態圈可以基于此平臺,做更多改變世界的解決方案、應用和服務,最終實現AI普及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