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下,交易風險更加碎片,更加具有時點、地點等維度的不確定性,所以,我們的風控要同步內嵌,在提供服務產品的同時,對第一點進行控制。”浦發銀行相關人士介紹說。在浦發智能APP的背后,浦發銀行運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技術,對碎片化數據進行收集處理,打造了7×24小時的智能化企業級反欺詐系統,護航用戶的使用安全。據悉,浦發銀行反欺詐系統能夠從多維度對用戶的異常交易行為進行科學診斷和處理,涵蓋線上線下交易,嵌入各類金融應用場景,實現對高風險交易的實時攔截,欺詐損失率控制在低于百萬分之一的領先水平。
“我們以前就像是守門員,靠人的手腳和反應來對風險高接低擋;現在更像是下圍棋,靠腦子靠布局,能把風險都算計在股掌之中沒有出路。”浦發銀行一位風控產品經理傳神地打起了比喻。浦發銀行的智能風控不再局限于傳統數據層面的黑名單和規則,而是形成了一套數字化模型,將用戶當筆交易行為與海量歷史數據融合適配,通過對用戶交易行為特征的精細刻畫,來甄別每筆交易的風險,并能夠基于機器自學習技術,不斷自我優化迭代出完善模型,從而持續提升對線上線下交易的風險識別率,實時阻斷風險交易。
移動通訊科技創新數字化安全工具
讓手機銀行安全便利
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應用,手機銀行在獲取金融服務方面具有隨身攜帶、隨時隨地的便利性突出優勢,但便利與安全往往又不能魚和熊掌兼得,也正是出于對資金和信息安全性的考慮,一些用戶在使用手機銀行時總是會帶有顧慮。“安全是浦發手機銀行創新的前提,便利是為用戶提供服務的追求目標,兩者在傳統條件下看似是矛盾的,但浦發智能APP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就是數字化技術。”浦發銀行相關人士介紹說。
浦發銀行在創新打造符合國密安全算法的第三代U-Key的同時,聯合中國移動戰略合作伙伴,于業內首創推出“云語音&手機SIM盾”數字金融安全工具。“云語音”產品運用中國移動語音線路話務流向控制技術,業內首創動態密碼自動語音外呼服務,可根據用戶交易場景、交易安全等級等條件自動觸發,通過IVR電話自動外呼的方式與用戶實時確認動態校驗要素,并應用防轉接技術確保接聽者為用戶本人,規避動態交易密碼短信可能被病毒、木馬劫持等典型交易風險;“手機SIM盾”采用硬加密技術,將金融安全數字證書植入到中國移動NFC-SIM卡中,進一步提升了交易安全等級,同時,通過手機SIM卡與移動終端一體化,也使得用戶攜帶和使用更加便捷。
全面鋪設網絡防火墻
構筑數字金融安全防線
“用戶在浦發智能APP上每一次的觸碰,背后都是我們浦發完善的數字化風控體系在支撐運轉。”浦發銀行相關產品經理介紹道,“我們會根據用戶的每一個觸點、每一次交互、每一個場景,運用數字化的技術,采用相適應的風險隔離策略,砌壘堅固的風險防火墻。”在系統方面,浦發智能APP建立了多級保護機制,通過多重異構防火墻對強制過濾網絡訪問,防范惡意訪問行為,對業務運行和認證安全區域進行合理隔離劃分,防止非法入侵和黑客攻擊。在網絡傳輸方面,浦發智能APP對用戶終端與銀行服務器之間所有數據傳輸作加密,設置了嚴格的登錄失敗鎖定控制及通信超時退出控制機制,并對登錄及資金劃轉采用同業中較強的多重身份引子交叉認證機制,比如在轉賬的過程中,浦發智能APP不僅會要求用戶校驗登錄密碼、交易密碼、動態密碼,還會根據交易的金額、用戶的基站和位置數據等信息,采用人像刷臉、“云語音”外呼等多重方式進行交叉驗證。
正是通過這一系列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浦發智能APP從源頭上構筑了用戶交易風險防控的安全網,并貫穿于用戶的每一個交易場景,不僅保證了一系列智能創新金融服務的開展,也為用戶的信息和資金安全構建了堅實的防護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