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工業4.0離不開智能制造,智能制造離不開機器視覺。作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之一,機器視覺已然成為實現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必要手段。隨著工業自動化技術的日漸成熟,全球機器視覺市場將迎來一番火熱景象。
作為人工智能正快速發展的重要分支,與其他自動化產品相比,機器視覺的專業性更高,這或許就是公眾對其知之甚少的原因,不過這并不能抹殺機器視覺在制造業轉型發展中的突出地位。
全球及國內市場現狀如何?
在智能化時代,兼備精準高效的機器視覺無疑成為了各國各企業關注的焦點。從全球范圍來看,機器視覺的發展可追溯到20世紀年代60年代這一概念被提出。而在中國,機器視覺應用相對晚一些,主要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技術引進。
發展至今,機器視覺已經不再是一種單一的應用產品。隨著“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等概念的深化,機器視覺更是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國際機器視覺市場已經進入到成熟階段,而國內則仍處于成長期,正在快速發展中。
從專利申請來看,一直是歐美日等國家/地區占據優勢,不過從近兩年的發展形勢可以看到,國外專利數量開始下降,相對的,國內在專利申請數量上則有所增長。
從品牌建設來看,目前在國內市場上的國外品牌約100家,同時民族品牌也在不斷崛起中,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民族品牌數也正在向百家進發。
產業發展驅動因素有哪些?
機器視覺之所以在近幾年快速發展,不僅得益于其自身優勢,也源于全球市場需求的提升、上下游應用領域的推動,還有政策環境的影響。
獨特的先天優勢
從自身優勢這一方面來看,機器視覺作為一項綜合性的技術,是眾多技術的融合體,不僅包括圖像處理、機械工程技術、控制,還融入了傳感器、光學成像、分析算法等,對于自動化程度的提升,以及靈活性的增強有著巨大幫助。
在某些特殊環境條件下,人工視覺的效能大大降低,此時機器視覺就顯得更為重要。在危險工作中、批量化生產中,機器視覺可大大降低風險,提升儀器設備的精準性,從而提升效率。
此外,機器視覺獨有的可重組性也為自動化生產降低了一定的成本支出。在不同的場景下,機器視覺只需更換軟件,對于硬件替換方面并沒有提出強制性要求,這也就免除了部分的硬件成本。
市場需求突飛猛進
當然,機器視覺的快速發展并不單單因為其高性能,全球市場的推動力也起了大作用。就目前機器視覺最大的應用領域來看,半導體電子制造業在近幾年的表現亮眼,不說最大并購案屢屢被刷新記錄,全球市場規模也獲得突破性進展。
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2017年11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為4086.91億美元,同比增長20.6%,首破4000億美元大關,創七年以來(2010年為年增31.8%)的新高。
半導體產業的欣欣向榮帶動著機器視覺市場的不斷增長,與此同時,從2015年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至今,智能機器人產業也突飛猛進。作為機器人的“眼睛”,機器視覺無疑水漲船高。
無論是機器視覺應用的擴展,還是上下游領域的推進,在多因素作用下,機器視覺市場需求迅速增長。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機器視覺系統及部件市場規模已經超過40億美元,發展至2018年,這一規模將達到50億美元之大。
行業未來發展在何方?
隨著工業自動化技術的日漸成熟,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采用機器視覺,以求效益的最大化。那么,機器視覺未來的發展將會呈現哪些趨勢?
應用領域的擴寬。當前,機器視覺主要應用于制藥、印刷、礦泉水瓶蓋檢測等領域,但由于前期開發并不完全,因此未來在這些領域的發展空間依然巨大。另外,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演變,機器視覺將更多地出現在新興領域,比如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人臉識別、追蹤定位、安防監控、醫療影像等視覺圖像應用中。
逐漸走向大眾視野。這一趨勢與其應用領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知道,目前機器視覺由于其專業性以及應用領域的局限性,使得機器視覺對于大眾而言十分陌生。隨著應用領域的拓寬,機器視覺將出現在更貼近日常生活的場景中,與其他行業相融合,顯得更加“親民”。
市場競爭日臻激烈。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競爭。機器視覺市場的快速發展吸引著越來越多企業加入到這場智能化轉型浪潮中來,各行業大佬之間的火拼將在全球各地陸續上演,強強聯合的例子也不會少見,在群雄逐鹿之間,或許還會殺出不少“黑馬”。由此來看,全球機器視覺市場將迎來一番火熱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