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有錢任性,蘋果2018年的購并動向備受矚目

時間:2018-01-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當蘋果(Apple)的現金流超過2,600億美元時,每個人都想問蘋果想把錢花在哪?購并其他科技公司或新創應是可能性最大的方向,不過蘋果從2014年花費30億美元買下Beats Electronics后,購并活動一度沉寂下來,但Tech Crunch認為,2018年的部分發展趨勢,或許增加蘋果大興購并活動的可能。

當蘋果(Apple)的現金流超過2,600億美元時,每個人都想問蘋果想把錢花在哪?購并其他科技公司或新創應是可能性最大的方向,不過蘋果從2014年花費30億美元買下BeatsElectronics后,購并活動一度沉寂下來,但TechCrunch認為,2018年的部分發展趨勢,或許增加蘋果大興購并活動的可能。

蘋果自2014年后購并活動趨緩

TechCrunch引述Crunchbase搜集的已公開購并資訊,蘋果是美國Big5科技公司中在購并支出最少的一家,盡管該公司在2017年12月時購并音樂搜尋新創Shazam,但也只花費4億美元,也是蘋果連續3個年度在購并支出上少于5億美元。

若回顧從2013年以來的蘋果購并紀錄,帳面數字總和或許會以為蘋果是勤于發動購并的科技公司,但從近5年來的已公開購并資訊來看,蘋果購并的55家私人公司只有11家公布具體購并金額,購并總金額約在51億美元左右。至于其他44家皆為新創公司,TechCrunch報導雖然無法確定蘋果花費多少金額購并,但通常這些數字多在幾百萬美元左右,交易總金額遠低于1億美元。至于在購并件數上,最高峰為2013年與2015年的13件,最低則為2016年的8件。

TechCrunch認為,在購并新創活動上,蘋果不一定是最吝嗇的Big5成員。購并活動上存在著公司體質與對象的差異,讓購并案例甚難等同比較。TechCrunch表示,亞馬遜(Amazon)或許才是最“惜才”的科技巨頭,但其在2017年購并有機食品實體零售品牌全食(WholeFoods)上也耗資137億美元,將其在近5年購并活動總金額上爆沖超過150億美元。實際上,亞馬遜近5年購并活動是Big5中最靜寂的一家,交易件數只有28件,比蘋果的55件更少。

蘋果購并強調創造獲利的科技新創

一般認為,蘋果是高度強調盈利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亞馬遜則是家在極低利潤率下,靠著鉅額營收的零售公司,因此購并活動除非有助于蘋果的獲利表現,或利于亞馬遜拓展零售業務,否則購并行為在這兩家公司原本就較為罕見,此外,蘋果對于上市公司的購并興趣一向也不大,這也導致其購并金額在Big5中居于末位。

蘋果也以具體行動表達對美國稅改法案的“支持”,從海外獲利匯回美國本土,若以新稅制15.1%稅率回推蘋果將要繳交的380億美元,其海外獲利金額達2,450億美元,已于將近2,600億美元的現金相去不遠,其也宣布將在未來5年在美國本土投資逾300億美元,興建美國第二總部、新資料中心、倉庫等。但除去這些投資金額,蘋果仍舊是滿手現金。而以蘋果多次表達對于AR眼鏡、自駕車,以及投資內容服務的興趣,這些新興項目可能比硬體建設需要持續性的資金挹注,而為了拉開或是追趕上不管是行動終端或是內容服務上的競爭對手,或是在AR眼鏡、自駕車等新技術上開拓自身領先范疇,蘋果的研發支出肯定只會愈來愈多,而或許新一波的投資標的將包含以往蘋果重視的科技新創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