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場150分鐘的考試,場均用時15分零8秒,考分高達456分,超及格線96分。”由清華大學與科大訊飛聯合研制的人工智能“智醫助理”機器人14日在此間正式發布。
今年8月26日至27日,“智醫助理”作為人工智能機器人,在國家醫學考試中心指定的斷網、無信號考場內,參加了2017年度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經過專家閱卷和評審,“智醫助理”機器人取得了456分的成績,在全國53萬名考生中屬于中高級水平。“智醫助理”機器人順利通過醫學領域的綜合筆試測試,在全球尚屬首次。
清華訊飛聯合實驗室主任吳及告訴記者,海量的醫學知識在計算機中很難表示,傳統的知識圖譜技術無法滿足描述醫學知識的需要。為了解決學習問題,吳及和團隊提出了一整套“語義張量”的方法,針對醫考需求,通過學習醫學本科的全部教材、臨床指南和經典病例等資料,使機器獲得醫學領域“張量化”的概念表示和關系表示,讓機器擁有了龐大的醫學知識庫。
在運用醫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上,研究團隊通過“關鍵點語義推理”、“上下文語義推理”、“證據鏈語義推理”在內的多尺度融合推理算法,讓機器具備了詞匯、句子、段落間的多層次推理能力。
“答題時,醫考機器人通過自主思考首先對題干和選項進行全面分析,同時為每個選項尋找成為正確答案的可能證據,衡量評估題干、選項和證據三者之間的相關性和可信度,最終進行綜合決策,得出答案。”吳及說。
據科大訊飛醫療總經理陶曉東介紹,“智醫助理”機器人將在2018年3月在全國推廣,機器人將充當著小秘書的角色,能夠應用在臨床輔助決策支持、規范化培訓、醫學教育等多個方面。
安徽合肥正在建設中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國唯一的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的國家級智能語音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均坐落于合肥。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