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2017年十大半導體市值公司(上)

時間:2018-01-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5年和2016年的止步不前讓半導體從業者和分析人員對2017年半導體行業預測是消極的。

2015年和2016年的止步不前讓半導體從業者和分析人員對2017年半導體行業預測是消極的。然而,行業的整體表現著實讓我們眼前一亮,大大超出了市場預期,一季度、二季度同比增幅均回到兩位數,分別達18.1%、23.8%。而縱覽全年,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2017年11月28日報告:2017年世界半導體市場規模為4086.91億美元,同比增長20.6%,首破4000億美元大關,創七年以來(2010年為年增31.8%)的新高。

圖|半導體

在過去四十年中,推動半導體業增長的驅動力已由傳統的PC及關聯產業轉向移動產品市場,包括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未來將向可穿戴設備、VR/AR設備轉移。現階段,推動全球半導體產業進步的手機產業已經顯露疲態,工信部此前發布的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信息印證了這一點,“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12億部,同比增長6.2%;二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26億部,同比下降3.9%;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45億部,同比下降7.0%。”然而,在內存市場高爆發和人工智能的強力拉動之下,整個半導體產業還是交出了七年來最好的答卷。

半導體產業的“爆發性”增長當然要歸功于每一個半導體公司,在整個產業行情大好的情況下,各家半導體公司的市值也是水漲船高。在這里,與非網編輯將一一羅列半導體產業十大市值公司,一起看全球半導體產業內那些“富得流油”的巨頭企業。

一、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是美國的一家高科技公司。由史蒂夫·喬布斯、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和羅·韋恩(RonWayne)等人于1976年4月1日創立,并命名為美國蘋果電腦公司(AppleComputerInc.),2007年1月9日更名為蘋果公司,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庫比蒂諾。

我們看一下蘋果公司當前的股市行情:

2017年十大半導體市值公司(上)

圖|蘋果公司股票

從上圖可以看出,目前蘋果公司的股價為每股175美元,總市值為8902.35億美元,位列全球所有公司市值排行榜的首位,是當前全球最有價值公司。

而這還不是蘋果的歷史最佳表現,由于“降頻門”事件的影響,蘋果公司近來股價受挫下跌。“降頻門”事件并沒有直接作用于蘋果的股價,而是經過iPhone銷量間接影響了蘋果的股價。分析人士認為,“降頻門”事件之后,蘋果公司將至少少賣1600萬部iPhone。據報道,蘋果將把2018年第一季度iPhoneX的銷量目標下調至3000萬部,低于此前的5000萬部。消息一出,蘋果股價開盤急跌,跌幅近3%。

此前在2017年11月份,蘋果發布了超過市場預期的2017財年第四財季財報。受此推動,蘋果股價在盤后交易中上漲3%以上。按照11月2日盤后交易的股價計算,蘋果市值突破9000億美元,距離萬億美元僅剩一步之遙。

2017年十大半導體市值公司(上)

圖|蘋果公司

我們看一下蘋果公司在2017財年的市場表現:

2017年2月份,蘋果發布了第一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受益于假日購物季iPhone7強勁的表現,蘋果當季營收結束連續三個季度的下滑。但由于產品利潤率受壓,新設備并未明顯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不過,這也幫助蘋果營收同比增長3.3%,達到了783.5億美元。

2017年5月份,蘋果公司在美國股市周二(5月2日)收盤后發布了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蘋果第二財季的營收為529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05億美元,但略低于分析師此前平均預期的530億美元;每股收益為2.10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90美元,超出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02美元。此外,這份財報還顯示,第二財季蘋果iPohne的銷售量為5080萬部,低于去年同期的5100萬部,未能達到分析師平均預期的5200萬部。蘋果公司第二財季凈利潤增長至110.3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分為105.2億美元。

2017年十大半導體市值公司(上)

圖|蘋果公司

2017年8月份,蘋果發布了2017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蘋果第三財季營收為454.0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423.58億美元增長7%;凈利潤為87.1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7.96億美元增長12%。截至2017年7月1日,蘋果的現金儲備達到創紀錄的261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568億美元增長13%。蘋果CFO盧卡·梅斯特里(LucaMaestri)稱:“第三財季,我們所有產品類別的銷量和營收都實現了同比增長,推動我們的每股收益增長17%。我們在這個季度向投資者返還了117億美元現金,把我們計劃中的累計資本回報規模提高到了近2230億美元。”

2017年11月份,蘋果發布了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2017財年第四財季財報,報告顯示,第四財季蘋果公司營收為525.79億美元,同比增長12%,凈利潤107.1億美元,這是蘋果2017財年的最好表現。蘋果CEO庫克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地報告,表現優異的2017財年有了一個非常強大的結尾。第四季度營收創下紀錄,所有產品類別都實現了同比增長,服務業務取得了有史以來最好的季度表現。iPhone8、iPhone8Plus、AppleWatchSeries3,AppleTV等優秀的新產品加入了我們的產品組合,促使我們期盼能在假期購物季節中取得優異的表現。另外,iPhoneX現在也已正式上市,我們對此感到無比激動,原因是我們可以通過這款振聾發聵的新產品來開始致力于實現對未來的夢想。”

美國投資雜志Barron近來預測蘋果在今年(2018年)的市值將超過萬億美元。

二、三星

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企業集團,包括85個下屬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機構,在近7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近300個法人及辦事處,員工總數20余萬人,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

2017年十大半導體市值公司(上)

圖|三星

三星集團旗下子公司包含:三星電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電機、三星康寧、三星網絡、三星火災、三星證券、三星物產、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航空和三星生命等,由家族內的李氏成員管理,其中三間子公司被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為世界500強企業。

回顧過去幾年,三星久負盛名的第二代掌門人李健熙因病入院,旗艦手機Note7發生爆炸問題,李健熙的獨子和事業繼承人、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镕被捕獲刑,這三重打擊都沒有擊垮三星,三星電子反而在風雨之中創下歷史最好業績,躍升為全球最賺錢的電子企業,其抗風險能力著實讓人驚嘆。

常理來說,今年的三星應該格外的困難,連公司的戰略指揮部都癱瘓了,可是三星的表現可以說為“驚掉所有人的下巴”。受益于智能手機、IT產品對高密度存儲器和固態硬盤的強勁需求,三星的半導體業務在行業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利潤大漲,帶動三星電子2017年二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增長72.9%。當季三星電子的凈利潤達到11.05萬億韓元,刷新自身的歷史紀錄,也首次超越蘋果。

調研公司Gartner在2018年1月7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2017年三星的半導體營收已經超越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廠商。

我們來看一下三星在2017年的具體表現,由于三星集團體量巨大,我們以在半導體領域具有代表性的三星電子為例,看一下三星今年的強勢表現。三星電子近年來業績的飆升,得益于旗下的芯片業務。雖然三星電子Note7的爆炸事件對公司智能手機業務構成極大影響,不過憑借著內存芯片業務,三星在利潤上卻出現了猛漲的現象。三星電子此前曾表示,在今年把派息提高20%之后,該公司明年還將把派息數量提高一倍。在未來三年內,該公司將每年派息9.6萬億韓元(約合85億美元)。此外,三星電子還預計公司2017年的資本支出將達到46.2萬億韓元。

2017年十大半導體市值公司(上)

圖|三星內存芯片

2017年4月份,三星電子發布了2017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受到芯片業務強勁表現的提振,三星電子第一季度凈利潤達到7.68萬億韓元(約合67.8億美元),同比增長46.29%。

2017年7月份,三星電子發布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三星第二季度總營收為61萬億韓元(約合548.1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50.94萬億韓元增長19.7%;營業利潤達到創紀錄的14.07萬億韓元(約合126.4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8.14萬億韓元增長72.9%;凈利潤達到創紀錄的10.8萬億韓元(約合97.0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5.8萬億韓元增長89%。

2017年10月份,三星電子發布了2017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受存儲芯片影響,三星電子今年第三季度利潤翻倍,創下最高記錄,符合此前的指導性預測。公司營業利潤達14.53萬億韓元(約合129.1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同時,三星電子第三季度銷售額達62萬億韓元,同比上升29.7%。營收達62萬億韓元,同比上升29.8%。隨后,三星宣布,在今年將股息上調20%的基礎上,該公司還將把2018年的股息增加一倍。三星今后3年將派發9.6萬億韓元(85億美元)股息,預計今年資本開支為46.2萬億韓元。該計劃是在三星發布創紀錄的第三季度利潤后宣布的。

三星電子表示,預計去年第四季度的營業利潤創下歷史紀錄,達到約15.1萬億韓元(約合141億美元)。這一數字不及研究機構的預測均值15.9萬億韓元。三星還表示,2017年第四季度的營收可能為66萬億韓元,也略低于平均預期的66.8萬億韓元。

在最近幾個季度里,作為全球最大的內存芯片、智能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的生產商,蓬勃發展的半導體業務成為三星電子主要的利潤驅動因素。該公司稱,這是由于數據中心和新智能手機對內存芯片的需求十分強勁。

三、臺積電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積電、TSMC,是臺灣一家半導體制造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以及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服務(晶圓代工)企業,總部與主要工廠位于新竹科學園區。2013年營收19.85億美元,晶圓代工市占率46%,為全球第一。

2017年十大半導體市值公司(上)

圖|臺積電

根據國外媒體MacRumors的消息,他們從供應鏈得知,蘋果預計2018年下半年推出三款iPhone,均采用A12處理器,而臺積電將使用新的7nm工藝打造它。而且,在臺積電獨家代工了蘋果A11處理器之后,A12處理器頁將由臺積電獨家代工。雖然三星也有了7nm工藝,但恐怕沒有臺積電的7nmFinFET工藝有競爭力。

我們看一下當前臺積電的股市行情:

2017年十大半導體市值公司(上)

圖|臺積電股票

從上圖可以看出,當前臺積電每股價格為42.46美元,總市值為2148.77億美元。臺積電近些年市值大漲主要是因為其恐怖的盈利能力。臺積電2016年營收293億美元,利潤102億美元,利潤率34%;蘋果公司營收2156億美元,利潤456億美元,利潤率21%。可以看出其利潤率在2016年遠遠高于蘋果公司。

2017年十大半導體市值公司(上)

圖|2016年臺積電營收占比圖

有人可能會質疑:一個代工企業憑什么能做到如此高的利潤率呢?這么賺錢,那些找它代工的企業就不能自已搞生產嗎?這其實是一種誤解。芯片制造行業是一種高門檻的行業,是一個典型的資金密集型加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兩者缺一不可!當前新建一條主流的芯片生產線,大約需要花費60-80億美金,最新工藝產線需要的費用甚至超出100億美金了!在技術方面,衡量芯片制造工廠的技術能力,一般都是看其制程能做到多少,放眼全球,目前可以量產的最先進制程應該是在7nm這個節點,現在世界上只有英特爾、三星、臺積電能做到。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下臺積電在2017財年的具體表現。

2017年4月份,臺積電發布了2017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及第二季度業績展望。第一季度,臺積電實現合并營收新臺幣2339.1億元(下同,約合79.31億美元),同比增長14.9%,環比減少10.8%;稅后凈利潤為876.3億元新臺幣(約合29.71億美元),同比增長35.3%,環比減少12.5%;每股稅后凈利潤3.38元(約合0.1146美元)。臺積電指出,2017年第一季度16/20納米制程出貨占臺積電公司第一季芯片銷售金額的31%;28納米制程出貨占全季芯片銷售金額的25%。總體而言,上述先進制程(包含28納米及更先進制程)的營收達到全季芯片銷售金額的56%。

2017年7月份,臺積電公布了未經審計的2017財年第二財季財報。財報顯示,臺積電Q2營收同比下降3.6%,凈利潤同比下降8.6%。第二季度,臺積電凈利潤為662.7億元新臺幣(約合2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72.51億元新臺幣下降8.6%;根據分析師預測,臺積電第二季度營收為684.4億元新臺幣,最終凈利潤略低于預期。臺積電第二季度營收為2138.6億元新臺幣(約合70.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218.1億元新臺幣下降3.6%。

2017年10月份,臺積電公司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7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臺積電第三季度合并營收為2521.07億元新臺幣(約合83.4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604.06億元下降3.2%;凈利潤為899.25億元(約合29.7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967.59億元下降7.1%。

截止到目前,臺積電四季度財報尚未發布。對于四季度,臺積電預計營收在91億美元到92億美元之間,營收增長率會達到2位數,在11%到12%之間。臺積電預計四季度營收增長會達到兩位數,主要是因為iPhoneX在四季度會大量上市,臺積電為其代工的A11芯片也會大量出貨,營收因此會大幅增加。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2017年10月宣布退休,將在2018年6月股東會結束后正式交棒,臺積電正式進入雙首長時代,市場高度聚焦,少了張忠謀的臺積電,共同執行長劉德音與魏哲家接任后,臺積電表現后續會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2017年十大半導體市值公司(上)

圖|臺積電和蘋果

“2017年半導體十大市值公司(上)”到此就結束了,蘋果、三星和臺積電聯袂出場為我們展示了半導體行業恐怖的盈利能力,也讓我們近距離地感受到這三家公司恐怖的體量,后續我們將帶來另外7家半導體公司的詳細解讀。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與非網“2017年半導體十大市值公司”系列文章。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