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為電網安全構筑立體防線采用智能巡檢

時間:2017-12-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初步建立立體化巡檢體系,直升機、無人機、巡檢機器人等智能裝備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電網運檢工作中。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初步建立立體化巡檢體系,直升機、無人機、巡檢機器人等智能裝備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電網運檢工作中。其中,直升機巡視作業范圍已覆蓋所有跨區域電網及各網省主干電網,無人機廣泛應用于輸電線路日常巡視,變電站站內機器人已實現1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集中輪轉,隧道巡檢機器人能完成標準化電纜隧道常態化巡檢任務。

11月15日,泉城濟南氣溫驟降,寒意襲人。8時,泉城1000千伏特高壓變電站內靠近500千伏設備區的“微型別墅”房門準時打開,一個憨態可掬的“大眼萌”機器人緩緩走出來,開始讀取設備上的表計。“這個機器人可以說是幫了我們大忙了!如果人工巡視,整個特高壓站的讀表、測溫至少需要3個小時,還需要再人工錄入數據。現在,我們不需要頂風冒雪地去巡視,坐在主控室里就能看到所有設備最準確、最全面、最及時的運行數據。”在站長王宏偉看來,這個機器人絕對是泉城站的“模范員工”。

山東電力檢修公司運檢部主任呂守國介紹:“經過這幾年的改造,我們已經率先實現了機器人讀表、測溫‘兩個100%’。這不僅提升了常規工作的準確率、及時率,更重要的是,將值班員從簡單、瑣碎的巡視工作中解放出來從事檢修工作,為‘運檢一體化’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撐。”

目前,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已經實現從110千伏到1000千伏全部電壓等級變電站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全覆蓋。通過配置電力智能化巡檢機器人,實現了“全自主、高效率、全天候”巡檢,累計發現設備缺陷隱患2000余處。

距泉城站約800公里的蘇州500千伏木瀆變電站內,運維人員正在應用另一種智能裝備提升工作效率。

江蘇電科院現場帶電檢測人員賈駿使用頭盔式多光譜儀、七合一智能局放檢測儀等智能可穿戴巡檢裝備,完成了對變壓器、GIS等變電設備的帶電檢測作業。賈駿說:“以往,我們采用獨立的手持式裝備,體積大、重量重,至少需要兩人一組才能完成以上紅外測溫和紫外檢測工作,檢測效率很低。如今,紅外熱像和紫外成像儀等設備都可以裝配到一頂安全帽上,小型、便攜,實現了智能化缺陷診斷,免去了人工讀圖診斷帶來的麻煩。”

七合一智能局放檢測裝備作用也不容小視。“這套裝備采用無線化、模塊化、集成化設計,一套設備集成了7種常用的帶電檢測功能,包括超聲、超高頻等類型,并且傳感器和主機都采用小型化設計,可以輕松塞入巡檢馬甲的口袋中。”賈駿介紹,目前對特高頻局放圖譜的診斷準確率能夠達到95%,通過無線網絡將數據上傳后臺進行診斷,再回傳現場只需要不到1秒的時間。目前,該套裝備已在蘇州500千伏木瀆變等20個變電站開展試點應用,有效降低了運維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線路巡檢增添新力量

11月13日,在內蒙古開魯、山東鄒城、山西介休、陜西靖邊等地,國網通航公司正在對±800千伏魯固線、昭沂線開展擬投運線路驗收巡視。當日,該公司共有21個機組盤旋于鐵塔銀線間,在全國多地開展線路驗收、激光掃描等直升機電力作業。

直升機電力作業機動靈活、高效快捷、不受地形限制的優勢,有利于大幅提高巡線作業效率。有些線路缺陷還可采用直升機搭載人員的方式進行帶電處理,費用成本及時間成本都較人工帶電作業有所降低。

作為公司直升機電力作業服務的專業平臺,目前,國網通航公司作業范圍覆蓋公司經營范圍區域,航檢專業覆蓋的業務包括常規航巡、激光掃描航巡、通道特巡、過程巡視和基建驗收等多個方面,可滿足電網運維的不同需求。國網通航公司年度作業量由2008年的2.6萬千米增至18萬千米,組織各類飛行近5.7萬小時,航巡線路65.5萬千米,發現缺陷7.8萬處,其中嚴重危急缺陷3615處。2017年,該公司通過直升機作業完成750千伏伊庫線、青藏直流柴拉線巡視,圓滿完成“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黨的十九大保電等重大保電任務。

就在國網通航公司機組對±800千伏魯固線、昭沂線開展擬投運線路驗收巡視的同一天,湖北電力檢修公司的夏立偉在操控無人機進行巡檢時,發現500千伏三江二回線90號塔存在銷釘級缺陷。該公司隨即根據現場情況制定了消缺方案。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運維檢修部檢修二處處長馬建國介紹,在線路運維方面,無人機通過搭載可見光、紅外、紫外和三維激光雷達等設備,具備銷釘級缺陷巡檢、接點溫度高精度檢測及輸電通道狀況的高精度、高效率排查等功能。據了解,500千伏鐵塔的“全身體檢”,人工帶電作業一天最多只能檢查5座塔,而無人機一天至少能檢查20座塔。

今年6月21日,湖北電力檢修公司無人機搭載紫外光巡檢,發現500千伏峽都三回69號左地線小號側50米處地線斷6股嚴重缺陷。“這樣的缺陷以前僅憑肉眼很難發現,現在通過無人機掃描能夠精準定位。”馬建國說,無人機可以利用三維建模技術進行無死角的CT掃描,全面檢查線路塔桿缺陷,比人工“望聞問切”更先進、更高效。

據了解,國網湖北電力近年來應用無人機進行線路巡視9313架次,巡檢線路11687千米,發現及處理銷釘級缺陷804處,極大提高了電網運檢工作質效。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