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造假丑聞使得日本神戶制鋼(KobeSteelLtd.下稱神鋼)暴露出了管理層的問題。
日本第三大鋼企神鋼周四首次承認,公司高層對數據造假事件知情。受神鋼委托的外部調查員對該公司職員瀆職行為進行調查時發現,銅、鋁事業部的高管對部分數據造假行為知情。
三名涉事高管“因知曉部分不當行為,目前受到了解除職務的處理”,神鋼執行副總裁梅原尚人(NaotoUmehara)在周四的發布會上表示,公司“將嚴肅認真地對待現任高官的知情”。
這三位高管所屬的銅、鋁事業部是神鋼造假事件的“中心地帶”。常務執行董事TakumiFujii和NobuakiIsono,以及執行董事SeijiHirata均被撤職,他們雖仍保留執行董事的頭銜,但不再負責此前業務,重新被分配為鋁、銅事務部的主管助手。
很顯然,神鋼執行副總裁、鋁銅事業部負責人AkiraKaneko此前并未從上述三位高管處獲悉關于數據造假的消息。
據《日經亞洲評論》21日報道稱,關于包括董事長和總裁在內的相關高管的處分決定,神鋼將待律師外部委員會的完整調查報告后作出。該公司稱,調查將推遲至明年二月底前完成,比預期晚了兩個月。
今年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鋼企神鋼承認造假已逾十年,受波及的企業名單在短短一周內從最初的200家擴大到500多家,涉及行業橫跨汽車、公共交通、航天航空、防衛、電子IT、能源等多個領域,重挫日本制造業聲譽。
事件發生后,梅原尚人表示工廠“有對于完成出貨目標的壓力”,否認存在來自總部上層的違規指示。董事長川崎博否認這是“公司文化”。隨后,多名神鋼前雇員透露稱,公司內部流傳下來的備忘錄,詳細說明了該如何實施欺騙行為,標注了產品偏離合規標準而不引起外界注意的“安全”范圍。
作為日本第三大鋼鐵聯合企業,神鋼成立于1905年9月,至今已有112余年的歷史。目前,該公司許多產品已被政府撤銷了日本工業標準(JIS)認證。同時,神鋼也成為了美國司法部調查的對象。
此前,美國司法部要求神鋼提供有關向美國客戶所銷售產品不符合約定規格的相關資料。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也已面向從事飛機制造及維修的企業建議盡可能停止從神鋼采購。
神鋼公關經理YoshitsuguNishimura在發布會上表示,自公司通過律師與美國司法部初次接觸以來,雙方進行了多次聯系,但他拒絕提供進一步的細節。
截至11月中旬,共計525家受波及客戶中已有437家確定相關產品不存在安全問題,尚有88家未確認產品的安全性。神鋼目前沒有收到任何召回要求。
日本制造業的聲譽正在密集受創。
11月23日,日本最大的企業三菱集團旗下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社表示,在兩年半的時間中,旗下三家子公司偽造了提供給客戶產品的規格數據,涉及航空航天、汽車、電力、工業等行業。截至11月末,波及客戶數量已超過300家。
五天后,日本化工巨頭東麗株式會社披露,子公司于2008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間發生了149起質量數據造假案件,向13家客戶供應了不合規的違規輪胎增強材料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