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立式機床主軸系統動態特性分析

時間:2017-12-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主軸系統是機床產生振動的關鍵部件,分析主軸的動態特性可以了解機床的抗振能力和變形方式。分析中將主軸與支撐軸承簡化成一個彈性系統,同時將主軸旋轉產生的離心力當作結構的預應力,該方法為主軸類零件的動態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主軸系統是機床產生振動的關鍵部件,分析主軸的動態特性可以了解機床的抗振能力和變形方式。分析中將主軸與支撐軸承簡化成一個彈性系統,同時將主軸旋轉產生的離心力當作結構的預應力,該方法為主軸類零件的動態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引言

本文以數控自動上下料立式機床主軸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主軸結構設計對主軸系統的穩定性和抗振能力的影響。將主軸與支撐軸承簡化成一個彈性系統,將主軸旋轉產生的離心力當作預應力來進行分析,為主軸類零件分析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

有限元方法被廣泛應用于機械工程類的分析計算中,本文對機床主軸進行有限元分析首先需要建立主軸的有限元模型,包括對主軸模型設定材料參數、劃分網格和施加邊界條件,其中邊界條件可以考慮軸承的支撐因素,即在軸承支撐的位置添加具有剛度值的彈性約束條件。利用有限元方法我們可以對主軸進行模態分析與諧響應分析。

1、主軸模態分析

當主軸轉動時,質心會偏離軸線使軸產生方向周期性變化的慣性力,這一慣性力是激起軸的橫向振動的主要原因。當主軸轉速接近或通過自身臨界轉速時,其振動會顯得異常強烈。模態分析可以確定機構的固有頻率和振型,從而避免主軸工作時產生過大振動。

1.1模態分析理論基礎

由有限元理論得主軸的動力學方程如下:

由有限元理論得主軸的動力學方程

其中:ω為系統的固有頻率

1.2主軸結構設計

主軸作為分析研究的對象選擇了兩種設計結構,一種是長軸結構(見圖1),另一種是短軸結構(見圖2)。由圖1可以看出,長軸結構設計中的主軸屬于細長軸,長度為736mm。而第二種設計的空心短軸中軸長度顯著減小到280mm,直徑相對增大。可以看出這兩種方案中主軸結構的形狀和尺寸都不相同,通過有限元分析可計算出結構的模態參數,對比結果判斷哪種結構更優。

圖1長軸結構圖圖2短軸結構圖

長軸結構圖

1.3模態分析邊界條件

根據實際情況,主軸工作時要受到其他部件的限制,也就是要設置相應的約束條件。軸承作為支撐主軸的部件,它的支撐剛度對轉子系統的精度、抗振能力起著決定性作用。軸承對主軸的支撐即可模擬為主軸與軸承配合部位施加彈性約束(如圖3所示),同時在主軸上端有鎖緊螺母和其他結構限制主軸的X、Y、Z向自由度。

軸承支撐參數的識別有多種方法,如傳遞函數法、直接法等,本文利用已有經驗公式計算角接觸軸承的剛度。主軸軸承采用定位預緊方式,在已知預緊力的情況下,可近似求得角接觸球軸承的徑向剛度Kr:

圖3等效彈簧位置示意圖

帶預應力的模態分析結果

1.4帶預應力的模態分析結果

按照已知的參數對主軸的有限元前處理進行設定,根據約束條件施加彈性約束,為了考慮轉子旋轉時離心應力的影響需要給主軸設定一個轉速,即帶預應力的結構模態分析。分析得到兩種結構主軸的前3階模態結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空心短軸的固有頻率和振型

空心短軸的固有頻率和振型

由表1和表2可知,長軸的臨界轉速遠小于空心短軸的臨界轉速。加工時的轉速在3000r/min,空載轉速為3500r/min,而長軸的低階臨界轉速是3180r/min和3192r/min,由此可知,長軸加工時可能會發生較大振動,而短軸的臨界轉速遠大于實際轉速,避免了產生共振的可能。

2、主軸諧響應分析

諧響應分析是研究物體受到一定頻率范圍內激振力時產生的變形和應力變化情況,研究對象主軸所受到的約束條件與模態分析相同,施加載荷為60N·m的轉矩。分別以長軸和短軸前端一點進行位移變形的數據采集,采樣間隔4Hz,在轉矩載荷0Hz~80Hz試驗區間均勻得到20個采樣點。采樣頻率處的計算數據連接成如圖4、圖5所示的曲線,可以分析主軸在該頻率區間受載荷下的變形情況。

主軸在該頻率區間受載荷下的變形情況

3、結論

本文在模態分析過程中考慮了軸承的支撐剛度,并將主軸旋轉產生的離心應力作為預應力,求解得出所設計主軸的低階固有頻率和振型。對比結果顯示空心短軸的動力學特性比長軸的更好。本文還對其做了諧響應分析,結果表明在一定頻率變化的正弦力作用下空心短軸結構的受力變形更小,這也與模態分析的結果相吻合。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