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雙通”合并5G即將起飛 國產手機面臨巨大挑戰

時間:2017-12-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對于國產手機來講“雙通”合并如果成真,那么將會面臨一系列的新挑戰。高通已經與中國150余家企業達成技術許可協議,其中3G、4G等技術具有涉及。5G手機即將量產,不能如期拿貨,與蘋果、三星的競爭中會處于劣勢。

對于國產手機來講“雙通”合并如果成真,那么將會面臨一系列的新挑戰。高通已經與中國150余家企業達成技術許可協議,其中3G、4G等技術具有涉及。5G手機即將量產,不能如期拿貨,與蘋果、三星的競爭中會處于劣勢。

最近一段時間,博通欲收購高通一事甚囂塵上,在科技領域引發了熱烈的討論。近日,繼之前單方面收購提議被高通拒絕后,博通宣布將提名11位董事候選人,以取代現在高通董事會成員。對此,高通方面表示,高通董事會由11位全球頂級董事組成,所有董事都堅定承諾代表高通所有股東的最大利益,博通此舉是公然企圖奪取董事會控制權,以推進其收購日程,而收購方案極大地低估了高通的價值,所以此次提名本身就存在利益沖突。

博通收購高通,是代表了博通股東的利益,還是損害了高通股東的收益?這樣的討論話題,對于我們來說顯然有些遙遠。從我國相關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更現實的問題,是如果“雙通”合并一旦成真,由于發展理念、商業模式等方面的不同,將會帶來哪些影響?

從企業發展模式來看,高通是一家注重技術創新的高科技企業,每年將財年收入的20%投入研發,累計研發投資470億美元,推動3G、4G乃至5G技術的進步。例如很多移動行業的核心基礎技術,高通均是提前7—10多年就開始前瞻性地投入和布局,通過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驅動企業發展。而博通雖然也不乏創新,但是從近些年發展路徑來看,更像是一家主打短線的公司,研發策略通常專注于低風險市場,希望迅速獲得回報。而如果不對未來投資,勢必會影響相關技術的進步,不利于智能手機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商業模式方面,高通已經與中國150余家企業達成技術許可協議,涉及3G、4G等技術以及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產品。例如智能手機領域,從小米到VIVO,幾乎所有國產手機廠商都使用高通的芯片,借助高通技術創新成果推進產品創新、制造,從而不斷發展壯大。而博通的做法被人們稱之為“抓大放小”,即維護好蘋果、三星等大客戶的關系。至于其它客戶,之前有報道稱,很多客戶被要求提前很長時間下單才能保證老價格供貨,否則可能直接漲價,如果不同意則斷貨。一旦收購成功,眾多國產手機廠商也可能會面臨這樣的境遇,特別是在5G手機即將量產的節骨眼上,如果不能如期拿貨,那么在與蘋果、三星的競爭中顯然處于劣勢地位。

不僅如此,高通還積極通過合作,促進中國相關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例如2016年,高通與貴州合資成立華芯通半導體公司,推動服務器芯片設計、開發等。更早之前的2014年,高通與國內最大的半導體制造企業中芯國際合作,制造28納米制程的芯片,之后,合作內容延伸到14納米、10納米制程等等。反觀博通,則很少看到有類似的技術合作。如果“雙通”真的合并了,那么高通與各地政府、企業的合作是否獲得博通的認可并延續下去?至少從目前來看,還是個未知數。

由此可見,“雙通”合并一事,對于股東們來說可能還存在著“利好”或者“利空”的疑問,但是對于國產智能手機、高新技術等產業來說,無疑是弊大于利。本周中,高通發布了新的旗艦處理器驍龍845,可用于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多個領域,被業界普遍看好。而博通提供的收購報價,在之前就已經被定性為“嚴重低估”。如今高通行情持續上漲,或許會影響“雙通”的合并。不得不說,這實在是個好消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