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麻省理工:機器人寒武紀物種大爆發之地

時間:2017-12-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坐落在美國東部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麻省理工學院,有著“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的美名,它是世界理工科精英心向往之的知識殿堂和研發基地,也是一個充滿神奇與幻想的地方。

坐落在美國東部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麻省理工學院,有著“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的美名,它是世界理工科精英心向往之的知識殿堂和研發基地,也是一個充滿神奇與幻想的地方。

麻省理工學院的文化地標,是校園東北角的斯塔塔中心,由著名建筑設計師弗蘭克·蓋里設計。

這組建筑造型前衛怪異,色彩鮮艷,建筑物包含了大大小小的桶形、方形、圓錐形,像是積木玩具堆積在一起,高高低低,不是錯落有致,而是有些歪七扭八。

據說蓋里設計這座建筑是想表達“使發明成為一種快樂”的理念,但也有很多人覺得這組建筑看上去“像一群喝醉酒的機器人在尋歡作樂”。

無論是“發明”還是“機器人”,都是麻省理工學院的關鍵詞。

說到機器人,當我走進麻省理工學院最大的跨學科實驗室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實驗室時,必須要用“機器人的寒武紀物種大爆發”來形容我所見到的情景。

無人機、無人車這些熱門機器人自不用說,這里還有阿特拉斯,它不是古希臘神話里的大力神,而是高大威猛的雙足機器人,像是從科幻電影中走出來的變形金剛。

機器蟑螂、機器蜘蛛張牙舞爪地在地上爬行,機器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

機器魚是受到生物魚的啟發設計出來的。魚的尾巴通過建模技術利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它可以在水中優雅地游泳,魚尾巴比較柔軟,但是可以看到魚尾部持續地游動。

這條魚可以快速地轉彎,甚至能夠逃跑,100毫秒內轉90度,這已經達到了一條真正的魚在轉身時候所需要的時間——轉身非常重要,因為這可以幫助魚類防止被其它動物攻擊或者吃掉。

再看這只機械手,是不是怎么看都想象不到它是一只“手”?雖然它沒有人類一樣靈活的五指,但是硅膠制作的手指,足以讓它完成雞蛋、高爾夫球、玻璃瓶這樣滑溜或者一些非常精細的物品的取拿,你不得不感慨“手”不可貌相。

一張紙,你能對它產生怎樣的想象?在這里,我見識了一張很小很小的像紙一樣的薄片,當它受熱后,立即從二維結構自動折疊變成3D機器人。

變形成功的一瞬間,這個小小的機器人立刻就移動起來,像只小爬蟲。

實驗室主任丹妮拉·魯斯說,這小家伙可以跑得很快,還可以推東西。

關于它的用途,有何設想呢?因為它是多層結構的,可以再加一層藥用層,折成能塞入膠囊或藥片的形狀,它可以被吞服,待膠囊進入人身體后,由于身體的熱度慢慢融化,它就可以在身體里面跑來跑去,通過核磁共振成像技術(MRI)控制它所在的位置,機器人可以由體外的系統精確引導,將藥物送到創傷處。

它還可以用來找到小孩誤吞的電池等異物,從食道里進去,然后把電池給拽出來。現在小孩如果誤吞電池等異物,只能通過手術取出,如果借助這個小小的機器人,以后類似的情況就不需要動手術了,而且速度極快。

這真是我見過的最小的機器人,但是它卻像可以進入鐵扇公主體內的孫悟空一樣神通廣大。

我從未一下子見識到這么多機器人,如果機器人算是一個物種的話,我恍如來到了一個機器人的世界。英文“Robot”一詞最早出現于捷克戲劇家卡雷爾·恰佩克1920年的科幻劇本《羅素姆的萬能機器人》,捷克語中,“Robota”的意思是苦力。有趣的是,“Robot”這個詞,中文翻譯是“機器人”,“機器”+“人”。

相信許多人都認為“機器人”應該看上去像人(我也曾有這樣的想法),但實際上,它們可以大若巨人,小若米粒,它們可以像魚、像昆蟲,也可以不像任何生物。(南京日報)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