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人工智能探索無止境,應用缺有禁區

時間:2017-12-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人工智能的正向作用有目共睹,但它將使人類遭遇怎樣的倫理困境?人工智能是福是禍?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曾言,“創造人工智能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但也可能是最后一個。”人工智能的正向作用有目共睹,但它將使人類遭遇怎樣的倫理困境?人工智能是福是禍?

變革總是充滿爭議的。人類不斷造物的漫漫歷史中,每一項變革性技術的問世,總會引發人們一輪又一輪激烈爭論,爭論的焦點主要不是技術,而是由此可能帶來的未知風險和倫理困境。這是必要的,它反映了人對自身性質、地位、價值的嚴肅思考。

人工智能可能給人類社會帶來顛覆性的變革,它的發展必須有倫理的介入和匡正。但是,對于技術,過度期待不可行,深度憂慮亦不可取。技術本身無善惡,這把雙刃劍劍指何方取決于人類自身。人的大腦是一個通用的智能系統,可以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與之相比,當前人工智能仍很“稚嫩”,能理解人類的情感文化,擁有智慧、情商,會推理、“算計”的強人工智能尚只存在于銀幕中的虛構世界里。如果因為前方可能存在危險,就停止向前探索的步伐,人類不可能擁有如此豐富多元的今天,也無法創造出更多可能性的明天。

但是,現代科技的不可逆性,也警示我們不能隨便拿人類的命運冒險。在人工智能的推進中要注入人文理性,堅持“科技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倫理學家、人類學家、哲學家等學術各界和社會公眾都要積極參與其中。而為了防止技術被某些利益團體利用或造成新的社會不公,除了強調科學家和科學共同體遵守道德義務外,政府的管控、法律的約束不能缺位。要讓技術的發展始終在一個社會開放的空間中進行,防止黑箱操作。

人類制造工具,而工具讓我們走得更遠。人工智能初顯的應用前景令人歡欣鼓舞。它的長遠化應用,將是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引爆點。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再工業化”戰略,還是我國十九大報告部署的“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都反映出各國對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視。畢竟,在這場新的技術革命中,誰搶占先機,誰就能獲得新一輪產業革命的主動權。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越向前發展,人類面臨的倫理問題也會越尖銳。但是,技術應用有禁區,科學探索無止境。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同時應重視相關倫理問題的思考研究,但未雨綢繆的同時要避免過度敏感。播種善因、規避惡意,才是更加理性的作為。面對人工智能發展道路上接踵而來的問題、挑戰,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把控好技術發展的方向,讓它造福人類、造福自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