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互聯網界熱議“下半場”:工業互聯網將成數字經濟主戰場

時間:2017-12-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2月5日,以“構建數字化生態系統”為主題的“ABB AbilityTM創新日”活動在北京舉行。來自ABB、阿里云、微軟、華為的業界人士和專家共同探討工業互聯網的機遇及布局。

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剛結束,工業互聯網成為業界討論熱點。

12月5日,以“構建數字化生態系統”為主題的“ABBAbilityTM創新日”活動在北京舉行。來自ABB、阿里云、微軟、華為的業界人士和專家共同探討工業互聯網的機遇及布局。

當前,中國數字經濟保持快速發展,據中國信息化百人會報告統計,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2.4萬億元,超過日本和英國之和,位列全球第二位。

數字經濟核心特征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ABB中國副總裁、數字化業務發展負責人兼首席信息官李清源表示,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提到較多的詞是“互聯網的下半場”,大家討論最多的是另外一個詞——“實體經濟”,互聯網的下半場就是“有關實體經濟”。

這個“有關實體經濟”指向工業互聯網。此前的11月21日,在2017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當前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爭奪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的重要領域。

11月底,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部署工業互聯網加速發展,以促進實體經濟振興、加快轉型升級。

在互聯網下半場,如何順應發展趨勢,前瞻布局,構建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

工業互聯網釋放巨大機遇

互聯網業界均看好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帶來的產業機遇。

首先是智能制造領域。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在12月介紹,2015年國家發布《中國制造2025》,今年7月《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發布,很快還會發布《智能制造2035》,這相當于組合拳,包括中國制造、人工智能,最終要打造的是智能制造。

王飛躍認為,信息領域的革新是從互聯網向物聯網再向智聯網過渡,工業領域以后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產業、智能工業發展,最后的工業互聯網一定會走向工業智聯網。

王飛躍稱,對下一個15年、30年非常有信心。“中國已啟動建設工業物聯網,真正頂尖的企業一定會想做工業智聯網。”

阿里云ET工業大腦總經理王峰也認為,工業互聯網是全局和多態智能,是為企業賦能的過程。

如《指導意見》提到,“用未來三年時間夯實網絡基礎,這是下一步發展的前提之一。”華為等企業認為,這將為包括5G、窄帶物聯網等提供龐大的市場。

其次是傳統產業的轉型。李清源表示,媒體、金融、消費等行業的數字化進程因開始得較早,走得比較遠,而傳統行業,石化、船舶、交通運輸、油氣等,數字化進程稍慢,“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可能是最激動人心的階段,是在接下來幾年之內會挖掘到最大收益的一個領域”。

他進一步列舉了麥肯錫研究院發布的報告,在中國市場上,消費互聯網領域很超前,但在行業互聯網的發展上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這意味著在工業領域發掘數字化潛力所帶來的機會和收益也會更大”。

IDG全球董事長熊曉鴿近期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也表示,未來他更看好工業互聯網的投資,相比于BAT主要是2C的方向,工業互聯網市場更大更容易國際化,且不受語言和文化的影響。

搭建工業互聯網生態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工業互聯網領域代表企業均提到了平臺和生態圈的概念。

所謂生態體系,也就是各自的平臺和圈子。互聯網企業和傳統制造企業如何合作,未來生態圈將由哪些企業來主導?

ABB中國首席技術官劉前進表示,ABB一直希望以開放的方式與業務伙伴加強聯系,并且不限于IT企業,比如,ABB從2011年就開始進行技術戰略投資,尋找與產業融合的新的技術,以真正讓技術回歸工業。

微軟(中國)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黎江認為,搭平臺、建圈子,要想成功,首先要有循環的產業基礎,應該是產業中的龍頭;其二是需要很強的數字化轉型的基因和轉型的系統化能力。

黎江表示,我們講的轉型,不是轉行,不是轉到數字化就是賣軟件,而是更好的把傳統產品和數字化的創新要素、創新的主體加以結合。同時,對內部的流程和管理體制加以改造,不斷地創造新的產品、新的模式,打出新的市場,這才是建平臺、搭圈子能成功的關鍵要素。

一位參會企業代表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目前各個行業都在搭建自己的工業互聯網生態圈,既有BAT互聯網企業巨頭,也有傳統的IT企業、硬件企業。

“相對很多消費領域,工業互聯網領域進入門檻相對更高,傳統的大工業自動化企業如果數字化轉型布局早,會有工業數據積累的優勢,現在是他們最好的機會。”這位企業代表說。

至于BAT互聯網企業在做什么?王峰介紹,阿里云平臺的數據能力可以幫助消費互聯網把數據規整好,將人的數據、商品體系的數據背后的關聯關系和知識圖譜,復制到工業,形成人、機閉環的工業大數倉。

在11月22日,阿里云宣布將在廣東建設阿里云工業互聯網云平臺,將全國工業云總部定于廣州,未來要以ET工業大腦持續與廣東制造業融合,依據企業需求場景深度再造,推動廣東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此前一個月,阿里云承接打造國家級工業云平臺,目標是服務全國10萬家制造企業。

在烏鎮會場,就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話題,騰訊CEO馬化騰表示,未來,互聯網企業將給各行各業賦能,解決全部痛點。

京東CEO劉強東預測,數字經濟可極大優化成本、效率和體驗,未來幾年實體企業對數字經濟的投資以及整個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將是飛速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