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產屏幕可彎曲、折疊,打破國外壟斷格局

時間:2017-12-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眾多黑科技產品中,我們發現今年火爆的柔性顯示屏,已經成為全球的“下一代屏幕技術”。2016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工信部發布《關于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明確指出重點發展AMOLED等新一代顯示量產技術。

在眾多黑科技產品中,我們發現今年火爆的柔性顯示屏,已經成為全球的“下一代屏幕技術”。它顛覆了原有剛性的顯示產品形態,可彎曲、折疊。AMOLED是有機發光半導體顯示的簡稱,2016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工信部發布《關于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明確指出重點發展AMOLED等新一代顯示量產技術。

柔性屏幕時代到來國內屏幕生產商紛紛建立新產線

張德強是一家柔性顯示生產線項目的負責人,這次來參會,他們主要是展示眾多采用其前沿柔性顯示技術的終端產品,包括手機、電子書、音箱、化妝盒等等。張德強表示在萬物顯示、萬物互聯時代,柔性AMOLED顯示技術必將通過創新科技內核和產業協同發展實力,成為互聯網相關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云谷第六代柔性AMOLED項目負責人張德強表示,其實在電子信息領域里面,顯示被認為是半導體之后,一個新的支柱產業,特別是AMOLED。

有市場公司預測,2020年以后,柔性的AMOLED會達到四百億美金以上的市場份額。你可以看到現在其實在手機里面,采用AMOLED越來越多,滲透率越來越高了。

而同樣在研發生產柔性顯示屏幕的還有張宇所在的企業,他們早在2001年就開始研發柔性顯示技術,當初他們還擔心柔性顯示技術過于超前,終端客戶很難接受。不過現在,他們開始慶幸自己當初的這個決定,因為柔性顯示屏很可能代表未來市場需求的方向。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宇說,現在從移動端來看,移動的包括像手機、平板,實際上現在對于能夠再刺激消費者的這種消費欲望現在看越來越降低了,恰恰柔性顯示的出現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更加不同的消費體驗,也更加能夠刺激消費者的消費和購買欲望,這對于終端品牌廠商來說也是非常好的一個市場機會。

面對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市場需求,國內各屏幕生產商紛紛建立生產線,京東方先后在成都和綿陽投資數百億元建設AMOLED生產線;深圳天馬投資120億元在武漢改造了一條AMOLED生產線;華星光電投資350億元在武漢光谷建設6代LTPS-AMOLED柔性顯示面板生產線;和輝光電在上海投資額達272.78億元用于建設AMOLED生產線;固安云谷也投資了300億元啟動了AMOLED項目。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宇表示,柔性顯示生產線量產以后,年生產量手機大約在7000萬部左右,市場現在智慧手機,整個全球的市場容量大約在20億左右,現在每年還要不斷地增長。這樣整個市場空間還是很大的,同時隨著柔性技術的不斷量產和投入,現在每年增長都將近達到30%以上。

中信建投研報數據顯示,全球柔性屏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37億美元到2022年155億美元。在柔性AMOLED日漸成為趨勢的浪潮下,各大面板廠商加速布局,希望在這輪技術替代中掌握主動權。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布局不僅是為了推動國內顯示屏行業的發展,更是為了面向更廣范圍的高端電子制造產業。

打破壟斷格局未來柔性顯示成本是關鍵

今年以來不斷有手機面板商研發投入柔性生產線,這些生產線的落地意味著打破了三星長久以來壟斷小尺寸OLED市場的局面,同時也預示著未來將有更多國產手機產品能夠用上柔性AMOLED屏幕。

blob.png

IDC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最新份額中,華為、OPPO、vivo和小米這四家中國手機廠商占據了四分之三的市場份額,但對這些手機廠商來說,上游供應鏈無疑是他們最為頭疼的事情,因為目前三星占據著全球智能手機屏幕90%以上的市場份額,壟斷格局明顯。隨著國內各大廠商積極研發投入柔性顯示生產線,未來三星的這一壟斷格局很有可能被打破。

blob.png

云谷第六代柔性AMOLED項目負責人張德強表示,全世界十大智能手機廠商前十名里,有八名都是中國的廠商。但是對于上游核心元器件的資源掌握,一直是他們的痛點。那么顯示屏也是這樣,對于最先進的柔性曲面和全面屏AMOLED的資源,目前為止還得不到足量的供應,對于屏的制造廠商來說,這是責任,也是機遇。

同時,目前智能手機無論是在軟件還是硬件上,同質化現象嚴重,市場發展也進入了瓶頸期,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增加新的需求點,各大手機廠商也紛紛在各自的中高端手機上開始使用柔性屏。徐鋒他們最近就打算引入柔性顯示屏幕,以此來解決更大顯示需求和便攜性的矛盾,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終端供應鏈總經理徐鋒表示,未來一定會引入柔性屏,并且越快越好,近年來手機顯示屏技術的改進,包括無邊框18:9全面屏等,都是希望在不犧牲手機便攜性的前提下,盡可能增大顯示面積。但是盡管產業鏈都非常努力,在目前顯示技術限制下,顯示面積增大的效果還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也一直在尋求更多的創新顯示屏解決方案。

雖然從顯示產業、整機廠商到資本市場,都對柔性顯示屏充滿期待,寄希望于以此來改變上游供應鏈和下游終端的產品形態,但是柔性顯示屏目前仍存在穩固性、質量上的考驗,成本問題也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金立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劉立榮認為,柔性屏品質更高,成本當然也是有所上升,但柔性屏它還有更多的好處,有更多新的使用,柔性屏應該會成為高端產品的重要選擇。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