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研發高精傳感器助理高鐵領域安全監測水平提升

時間:2017-12-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路安全保障體系。 馮江華介紹,中國中車于2016年啟動軌道交通安全保障技術項目研發。旨在通過研發安裝更多高精度傳感器,提升對車輛、自然環境、以及軌道線路三方面的監測能力,打造高鐵“金鐘罩”。

近日,在無錫舉行的“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工程前沿技術發展高端論壇”上,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江華認為,我國高鐵安全的挑戰不僅存在,甚至與日俱增。加強高速鐵路安全保障技術體系研究,盡快對高鐵安全立法很有必要。

截至2016年,我國高鐵運營里程超過2.2萬公里,年客運量接近15億人次,是全球運營里程最長、總運量最大、運營速度最快、技術最復雜的高速鐵路網。目前,我國每天開行高鐵4500多列,運送旅客400萬人次,居世界首位。如此龐大的運營規模,對安全保障技術提出了極為嚴苛的要求。

馮江華對此回應稱,壽命預測是高鐵健康管理的關鍵組成部分。目前,中車株洲所已開始介入牽引動力、核心零部件壽命的壽命研究。

與會專家稱,在高鐵走出去的過程中,不僅要挑戰全球的一些極端的氣侯條件和復雜的地質條件,還有些技術標準的適應和互聯互通安全運營的要求。在此過程中,如何甄別出相關的安全要因是一項首要工作。

馮江華稱,由于高鐵系統復雜性帶來的風險,無處不在,并相互影響,我們要在安全保障技術方面注重風控,加強對風險的管理。

從技術層面,他提出要研究高速列車安全感知和預警技術,基礎設施、安全感知和預警技術,自然環境安全感知和預警技術,形成動態應急調控等平臺來形成高速鐵路安全保障體系。

馮江華介紹,中國中車于2016年啟動軌道交通安全保障技術項目研發。旨在通過研發安裝更多高精度傳感器,提升對車輛、自然環境、以及軌道線路三方面的監測能力,打造高鐵“金鐘罩”。技術攻關成功后,將實現讓高鐵列車等軌道交通運營安全預警完備率提升30%、因技術原因導致的軌道交通運營安全事故降低50%。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