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產品新聞 > 資訊詳情

生物太陽能電池研究獲突破 白天夜晚都可發電

時間:2017-11-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1月29日消息,英國研究人員宣布在生物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獲得突破,將藍藻細菌當作墨水,像普通打印一樣將其打印到導電碳納米管上,制成一種生物太陽能電池板。

11月29日消息,英國研究人員宣布在生物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獲得突破,將藍藻細菌當作墨水,像普通打印一樣將其打印到導電碳納米管上,制成一種生物太陽能電池板。這種生物太陽能電池板能夠在白天和夜間同時發電,消除了傳統太陽能電池對于太陽光的依賴。這個裝置可以生物降解,從而可以作為一種理想的一次性太陽能電池。

帝國理工學院的MarinSawa說道:“廉價、易獲取、有益于環境、沒有任何重金屬和塑料的可降解電池,所有這些特點都是我們和我們的環境所需要的,而且我們的研究表明這項技術完全可以實現。”

藍藻細菌對于地球上的所有居民(也包含我們人類在內)來說都是重要的生物體。它們是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數十億年的光合生物。24.5億年以前,生物體必須依靠硫酸鹽獲取所需要的能量。但是在大氧化事件期間,氧氣首次成為地球大氣層的重要成分,這表明藍藻細菌已經開始借助陽光、水和二氧化碳來制造糖和氧氣。(網易編輯注:大氧化事件,是指約26億年前,大氣中的游離氧含量突然增加的事件,其具體原因尚未探明)

Sawa和同事們現在已經表明藍藻細菌可以用作一種墨水,而且使用一種普通的噴墨打印機將它打印到導電碳納米管上。這些碳納米管能夠再次噴墨打印到一張紙上來蝕刻出簡單的電池。這些細菌能夠在這些過程中幸存下來并且繼續在白天黑夜的循環中連續供應100小時的電能。

不過它們產生的電能并不多,9個連在一起的太陽能電池能夠為數字鐘或者LED閃光燈供能。但是已經足夠得到一些應用,比如說裝扮成壁紙的一次性環境傳感器,或者用于監測糖尿病患者的紙質傳感器等。

利用藍藻細菌或者藻類將光線轉變成電能的生物太陽能電池技術并未真正獲得利用。成本、低輸出和短壽命成為阻止這項技術實現大規模產業應用的障礙。但是英國研究人員宣稱,他們發明的噴墨打印方式已經證實了這項技術大規模應用的潛能。

研究的合著者,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的AndreaFantuzzi博士稱:“紙質太陽能電池技術并不是要取代在大規模發電行業的傳統太陽能電池技術,而是能夠用作一種既能隨意處理也能生物降解的供電方式。它們的低輸出意味著它們更適合于那些對能量需求較低的環境,比如說環境傳感器和生物傳感器。”

目前的紙質生物太陽能電池單元只有手掌大小。下一步研究團隊將在A4大小的紙上進行概念驗證,來確定能夠實現更大規模的電力輸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