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動創新驅動

時間:2017-11-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智能制造正在成為全球制造業變革的重要方向和競相爭奪的制高點

11月25日,由工信部華信研究院、經濟觀察報、《品質》欄目聯合主辦的中國制造2025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匯集了來自政府機構及協會、監管機構、國內外企業等行業領袖及領軍企業,共同探討中國制造業的熱點話題,構建中國制造業的發展與騰飛之路。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利華,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十九大報告起草組成員劉世錦,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屈賢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譚建榮,第十一屆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賀鏗、工信部華信研究院院長劉九如、經濟觀察報社執行總編輯文釗、《品質》出品人丁德遠出席活動。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智能制造正在成為全球制造業變革的重要方向和競相爭奪的制高點。我國啟動實施了“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確定以智能制造為兩化融合的主攻方向,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變革。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具有完整產業體系、規模總量位居世界前茅的裝備制造業大國。數據顯示,中國制造行銷全球,在500多種主要工業品中,有超過220種產量居世界第一。一批龍頭企業快速成長,在全球競爭中迅速搶占了核心位置。

日前閉幕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提出在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目標任務,為我國制造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此背景下,本屆論壇以“匠心品質創見未來”為主題,探討了我國制造業的未來發展路徑,完全符合黨的十九大總體要求,順應了產業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大趨勢,也抓住了當前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鍵所在,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針對在信息化與工業自動化深度融合背景下,相比于擁有技術優勢的美國、德國、日本等擁有發達制造業的國家,中國制造應該如何向中國智造與質造轉變、提升制造業開放發展水平?針對這一問題,施耐德電氣、聯寶電子、漢能控股、天工集團、雙星名人、貴州開磷等企業都分享了各自的觀點。

作為一個特殊的企業群體,隱形冠軍潛伏在各自細分市場,并成為所屬市場領域的領導力量和未來全球化的先鋒。它們表現出來的創新后勁更為可期,這也是確保它們在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角逐過程中獲得持久成長能力的力量源泉。通過廣州萬寶集團、青島河鋼新材、徐州鍛壓機床廠、山東大海集團、云南云銅鋅業、冠軍石油、釣魚臺酒業的現場分享,現場展示了隱形冠軍群體,看到一個充滿活力和競爭動能的標桿性燈塔。

看清中國制造的現狀,集社會之智探討中國智造的可行路徑。這也是本次論壇的與會嘉賓共同關注的焦點。在圓桌對話環節上,來自創東方、達晨創投、國科嘉和、清控銀杏、北京清新環境、江蘇阿路美格、廣東昌華海利的代表均認為,中國制造與資本間需要雙向驅動,相互搭橋、借力,努力實現中國制造向智造的順利轉型。

此外,活動現場還頒出了“十佳品質獎-杰出貢獻獎”、“十佳品質獎-行業榮譽獎”、“隱形冠軍企業獎”等獎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