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柔性自驅動可穿戴傳感系統研究的突破和進展分析

時間:2017-11-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日,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沈國震課題組在Small上發表了綜述性文章,總結了近年柔性可穿戴傳感及自驅動傳感系統領域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突破和進展,并對該領域未來的研究熱點進行了預測與分析。

【成果簡介】

近日,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沈國震課題組在Small上發表了綜述性文章,總結了近年柔性可穿戴傳感及自驅動傳感系統領域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突破和進展,并對該領域未來的研究熱點進行了預測與分析。論文根據使用功能的不同,將可穿戴傳感器分為可穿戴觸覺傳感,包括壓阻型、電容型以及壓電型;可穿戴圖像傳感、生物傳感、氣體傳感以及多功能傳感集成等。為了提高傳感器性能,降低器件功耗以更好的匹配自驅動系統,研究人員做了許多開創性的研究工作。

【圖文導讀】

圖1可穿戴式傳感器

形成可穿戴的自供電傳感系統對于擴大可穿戴電子設備的應用至關重要

圖2設備示意圖

a)設備的插圖

b)血壓波測量

【研究內容】

隨著納米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器件逐步向微型化、多功能化、低能耗方向發展。大量具有通訊、健康監控、環境監測等多功能柔性電子設備的出現,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實現為眾多柔性電子器件持續、長久地供電,從而形成柔性可穿戴自驅動傳感系統是對現有供電技術的挑戰。單個器件單元能耗低至微瓦至毫瓦量級,但其數量龐大且長期處于工作狀態,維持其正常工作需要的電能總量十分巨大;傳統的電池也無法滿足系統全柔性的需求,限制了柔性可穿戴系統的應用范圍。柔性電源是實現可穿戴自驅動傳感系統的關鍵環節,具有彎曲、卷曲、拉伸等功能的能源收集及能源存儲設備是柔性電源的必要要素。結合納米材料和新型納米技術,研究能夠與各種功能可穿戴傳感器件相匹配的柔性供電裝置,實現自驅動傳感系統持久、穩定地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應用價值。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沈國震課題組,在可穿戴自驅動傳感系統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研究探討了目前應用在自驅動系統中的能源器件:(1)能量收集器件,主要基于壓電及摩擦發電、熱電以及太陽能電池等;(2)能源存儲器件,包括鋰電池以及超級電容器;對集成能量收集、存儲以及傳感應用的一體化可穿戴自驅動傳感系統的設計與發展闡述了意見。研究或對可穿戴集成系統領域感興趣的研究學者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

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中科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等的支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mall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