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雖為鋰電池的生產大國,諸如正極、負極、電解質和隔離膜等關鍵材料,但事實上還是由中國、日本掌控。隨著電動車崛起、鋰電池需求跳增,韓國業界擔憂,若無法穩住電池關鍵零件和材料的競爭力,遲早會被其他國家拋在后頭。
根據各位媒體報道,日本市調機構矢野經濟研究所(YanoEconomicResearchInstitute)22日發布研究報告表示,韓國2016年在四大鋰電池關鍵材料的市占率大幅萎縮,其中負極材料的市占率只剩下8.3%,比兩年前萎縮了3.3個百分點,中國市占卻由53.3%擴增至67.7%,日本市占則從25%下降至13.6%,但仍高于韓國。
在電解質方面,2016年韓國的市占從2014年的6.8%下降至4.5%,中國、日本的市占則多達75%、20.6%。韓國隔離膜市占也從11.9%下降1.4個百分點至10.5%。除此之外,韓國正極材料市占雖從1.9%上升至3.0%,影響力卻仍低。
然而包括三星SDI、LGChem等韓國電池制造商,都是從國外采購大量元器件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