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是一個不斷變化、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有幸生活在其中,體驗新奇,見證歷史。很多以往不可思議的事情,鮮活地變成了事實。醫學人工智能創新同樣改變著行醫治病這個古老又現代的行業。
每年由克利夫蘭診所主辦的醫療創新峰會是業內風向標。2017年10月底在克利夫蘭舉行的醫療創新年會上,由醫生和科學家們組成的評委公布了2018年十大醫療創新成果。
這一期,我們來看看這十大創新成果是什么(按照預期的重要性排名)。
1、混合閉路胰島素輸送系統
HybridClosed-LoopInsulinDeliverySystem
被譽為世界上首款人工胰臟的混合閉路胰島素輸送系統可以大大改善I型糖尿病的管理。這項新技術于2016年底通過FDA認證,它可以讓血糖持續監測裝置和胰島素泵直接“對話”,在需要時及時給患者注射適量的胰島素。這項技術取代了之前的開放式系統(該系統需要患者根據監測儀的數據來計算胰島素的注射量),對血糖的穩定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隨著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將其納入報銷范圍,2018年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使用這個產品。專家們樂觀地認為,它還會加速針對II型糖尿病的類似產品的研發。
2、神經調節法治療阻塞性睡眠
呼吸暫停癥
NeuromodulationtoTreatObstructiveSleepApnea
睡眠呼吸暫停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會引發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僅在美國,就有2100萬人深受其擾。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儀(CPAP)是目前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的標準療法,但是超過40%的患者都拒絕使用這種設備。
目前,一些公司正在推銷一種植入裝備,它可以在睡眠過程中發出刺激來打開關鍵的氣道肌肉。這項技術就像一個起搏器,由遠程遙控或可穿戴芯片控制,通過呼吸傳感器和電池發出的刺激,讓空氣的吸入和舌頭的活動同步。這些神經調節療法在臨床試驗階段效果良好,預計將為更多患者及其配偶帶來更好的睡眠。
3、基因療法:遺傳性視網膜疾病
GeneTherapyforInheritedRetinalDiseases
一些罕見的遺傳性視網膜疾病由雙等位基因RPE65突變引發,導致患者逐漸喪失視力,甚至失明。目前還沒有FDA認證的治療方法。
預計在2018年,FDA將會通過一項針對遺傳性視網膜疾病的新型基因療法。這項基因療法通過一個載體為患者的視網膜細胞提供一個新的正常的基因,從而生產出具有正常功能的蛋白,有望改善Leber先天性黑蒙和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的視力。
2017年,FDA已經為RPE65基因療法開通了針對罕見病的特殊通道-“孤兒藥通道”。美國健康顧問小組最近提議批準這種療法。專家相信,這一療法的獲批,將會促進更多的基因療法得到認證。
4、史無前例:降低低密度膽固醇
TheUnprecedentedReductionofLDLCholesterol
低密度膽固醇(LDL),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壞膽固醇”,會造成脂肪沉積,從而阻塞血管。通過聯合新的降膽固醇藥物,LDL的水平可以降低75%。
最新研究發現,如果患者聯合服用他汀類藥物和新生類降膽固醇藥物(PCSK9抑制劑),其LDL水平可以降至更低,其心臟猝死、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風險會降低20%。
美國每年有超過40萬人死于冠心病,還有大約1億人患有高膽固醇癥,這些新技術有望在2018年扭轉這個趨勢。
5、厚積薄發的遠程醫療
TheEmergenceofDistanceHealth
跨越了地理障礙的遠程醫療提供了更及時、更高效、更合理的醫療服務,同時還能節約成本。遠程醫療還可以為行動不便和容易感染的人群提供服務。
隨著移動科技的發展和患者需求的增加,眾多醫院已經為2018年遠程醫療的普及做好了準備:90%的醫療機構運營者表示已有或正在建立遠程醫療服務平臺。預計2018年使用遠程醫療的患者將達到700萬人,比2013年增長19倍。
此外,越來越多的患者使用可佩戴遠程監測設備來記錄他們的醫療信息,匯報給醫生,以便監測病情和管理疾病。預計2018年將有超過1900萬的患者使用這些遠程監測設備。
專家認為:2018年將是遠程醫療技術和服務厚積薄發的一年。
6、新一代疫苗平臺
NextGenerationVaccinePlatforms
據估計,研發一種疫苗大約耗資2億美元,耗時10年左右。從近年埃博拉病毒和寨卡病毒的爆發來看,我們無疑需要加快這個進程才能減少流行病的爆發。
2018年,創新者將升級整個原有的疫苗基礎設施,以便快速研發新疫苗,同時開發全新的保存和運輸機制,將新型和現有疫苗帶給更多需要的人群。例如,創新者正在完善冷凍干燥疫苗,以便運往更偏遠的地方。一些公司正在使用煙草植物、昆蟲和納米粒子來尋找快速研發凍干疫苗的方式。疫苗的使用方式也在不斷創新,傳統的皮下注射方式之外,一些公司正在研發口服、食用和通過粘膜輸送的疫苗、鼻內疫苗和疫苗芯片。2018年,創可貼大小的的流感疫苗貼片將會問世。
預計這些研發、運輸、儲存和接種疫苗的新方法將有助于減少當前和未來的疾病和流行病。
7、花式武器:乳腺癌的靶向療法
ArsenalofTargetedBreastCancerTherapies
在美國,每年大約有四萬女性死于乳腺癌。2018年靶向治療將廣泛地用于治療乳腺癌。多種新型靶向療法,比如針對BRCA1和BRCA2特異突變的PARP抑制劑和全新的針對ER-陽性/HER2-陰性的乳腺癌的CDK4/6抑制劑,都在臨床試驗中表現不俗。此外,新代HER-2靶向藥物對部分HER-2陽性患者的仍然有療。
專家相信,這些積累的研究結果顯示,靶向治療提升了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很多乳腺癌患者最終可能免受化療之苦。
8、強化術后恢復
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
幾十年來,幾乎所有手術的術前和術后操作已經標準化:術前禁食、用止痛藥緩解疼痛和臥床恢復等。然而,再入院率的攀升和阿片類藥物的泛濫促使創新者們全面“檢修”術后方案,并得出了令人驚艷的成果,例如超低的再入院率。
最近的研究顯示,強化術后康復方案(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可以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并促進患者恢復。ERAS包括允許患者術前進食,通過替代藥物來限制阿片類藥物的使用,鼓勵下床走動等。這些方法可以減少血栓形成、惡心、感染、肌肉萎縮,并縮短住院時間。為患者提供的術后營養方案也有助于加速康復;醫生還會采用多種鎮痛方式,限制麻醉藥的使用。
2017年,外科學會和大型醫療機構合作,為想要大規模實施這些方案的醫院提供了資金和教育。
9、中央監測住院患者
CentralizedMonitoringofHospitalPatients
長期以來,“警報疲乏”(alarmfatigue)是醫院里令人頭疼的一個問題:忙碌的醫護人員對叫個不停的心臟監護儀不再敏感,重要的警報可能淹沒在一片噪音中而被忽視。研究發現,高達44%的住院患者的心臟驟停沒能及時發現。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數據,發生心臟驟停的住院患者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能存活下來。
解決方法就是中央監測。非現場工作人員使用先進的設備,如感應器和高清攝像頭來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脈動測氧器等。將復雜的數據匯總,過濾掉不重要的信息,必要時給在崗工作人員發出警報,啟動適時現場干預。2016年,克利夫蘭診所的中央監測部的數據顯示,它可以改善臨床療效,減少不重要的警報。一項研究發現,使用中央監測預警后,心跳呼吸驟停患者的生存率達到93%。
此后,進一步的創新造就了新的系統,在提高療效和縮短通信時間的同時,將每位技術員工可監測的患者人數翻倍。“天眼”效果正在引起世界各地醫院的關注和向往。
10、減少化療脫發:頭皮冷卻術
ScalpCoolingforReducingChemotherapyHairLoss
脫發是大多數接受化療的女性癌癥患者不得不面對的挑戰之一。
研究發現,在化療前、中、后期間將頭皮的溫度降低幾度,可以有效地保留頭發,尤其是對接受化療的乳腺癌早期患者特別有效。2017年5月,FDA批準了這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