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半導體淘汰賽制嚴苛,人才成最大缺口

時間:2017-11-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銷售總額預計為1946億元,比2016年預統計的1518億元增長28.15%。”

“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銷售總額預計為1946億元,比2016年預統計的1518億元增長28.15%。”11月16日,中國半導體協會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在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17年會上公布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發展狀況的預統計結果,他介紹,雖然中國IC設計行業高端產能嚴重不足,但目前在全球占比仍不斷攀升,2017年行業預計總收入約合293億美元,預計在全球占比接近30%。

2014年6月,國務院發布《集成電路產業推進綱要》,對產業規劃中期目標為“到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增強。”2014年-2016年,根據中國半導體協會統計,集成電路行業總銷售額分別為3015.4億元、3609.8億元、4335.5億元,分別實現20.2%、19.7%、20.1%的增速。

集成電路

值得一提的是,集成電路設計產業一直發揮著龍頭作用。在集成電路產業中,設計行業產值占比約38%左右。2014年-2016年,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分別創造收入1047.4億元、1325億元、1644.3億元,分別創造增速29.5%、26.5%、24.1%。

“按照綱要要求,2020年,設計行業銷售總額要達到3500億元,需要未來三年實現21.6%的復合增長率”,魏少軍介紹,“從趨勢上看,21.6%的比例不高,但實則不然,隨著基數的增長,后面實現這個增速會越來越困難。”

行業回歸理性

2013年,有關部門開始調研集成電路產業,并計劃出臺扶持政策。這一年,中國生產了14.6億部手機、3.4億臺計算機、1.3億臺彩電,信息技術產業規模12.4萬億元,但進口集成電路2313億美元。由于缺少集成電路這一核心價值環節,行業平均利潤率只有4.5%。

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推進綱要出臺,1400億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也在隨后成立,過去三年中,數十個地方政府、大量社會資本涌入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根據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不完全統計,2013年以來,地方政府已經成立了超過27個基金,加上國家基金,行業總基金規模已經超過6000億元。

其間,集成電路行業上演數百起國內外并購、行業投資,半導體相關上市企業也不斷增長,并突破100家。而且,2016年,半導體企業僅A股融資已經超過220億元。通過并購路線把中國半導體產業迅速做大、做強,長時間來成為行業主流的聲音。

“那個時候,美股的芯片企業,PE值只有10倍,而國內是40-50倍”,一半導體行業資深人士介紹:“拉回國內上市,轉手就能賺很多。當時,半導體資本的目標都是12個月實現3倍以上的投資回報,少于這個數的項目都不談。”

然而,2016年、2017年之后,這一路線在各種阻力中開始遇冷。“首先,半導體資本對國內上市環境根本不了解,一個‘更換主體之后3年才能申請上市’就讓人頭疼”,上述人士介紹,“層出不窮的限制條款,擱淺了不少資本、太多項目。”

與此同時,國外半導體產業在不斷加強網絡安全審查,否決了大量中資發起的半導體收購項目。2016年,美國CFIUS接受申報了173個項目,其中中資企業申報的收購項目占較大比例,173個項目創造了歷史新高,而駁回數量也刷新了記錄。其間,CanyouBridge以13億美元收購萊迪思半導體,中資背景的CanyouBridge三次向CFIUS申報,三次均被駁回。

2017年,美國安全審查繼續收緊,而國內的資本運作也因種種原因未能突破,興起于2014年的借并購迅速做大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路線基本停滯。

“這兩年,來自資本的誘惑太多了,好像資本能解決一切問題。我們甚至忘了自己的初心”,上述資深人士回憶,“我們的初衷不是那3倍的回報,而是把中國的資源都集合到半導體行業,把企業做到第一。現在我們回到了這個起點上。”

短缺6萬人才

2016年,在各種熱潮刺激下,中國集成電路涉及企業從736家暴增至1362家,增長626家企業。2017年,全國設計企業增長18家,總量達到1380家。

不過,多數企業都逃不過被淘汰的命運。臺積電中國業務發展副總經理羅鎮球感慨:“1380家什么概念,其他所有國家的集成電路企業加起來都沒有這么多。”

事實上,在美國,前十大半導體設計公司年收入占全行業比例超過90%,在中國臺灣,這一比例也超過80%,高投資、高科技含量使得這一行業天然具有極高的行業集中度。

在國內,2017年,前十大半導體設計公司收入總和為893.15億元,占全行業比例為45.9%,比2016年的46.11%略有下降,行業集中度仍遠低于國際水準。不過,魏少軍介紹,2017年,銷售額過億的191家企業創造收入1771.9億元,占行業比例達到91.03%,比2016年提升了10.06%,產業集中度有所提升。

不過,前十大設計公司在收入增長的同時,盈利能力卻在持續減弱,2017年,十大設計公司的平均毛利率為28.67%,比2016年的35.06%下降了6.39個百分點。

同時,前100的設計企業的的平均毛利率為29.28%,比上年的30.6%,下降了1.32個百分點,“盈利能力持續減弱的現象去年已經出現”,魏少軍介紹,“而這一現象今年還在持續。”

想要提升整體盈利能力必須在CPU、存儲器、FPGA等高端領域實現突破。在國內,CPU、存儲器的進口額占總進口額的70%。而隨著2017年存儲器大幅漲價,這一比例仍將進一步提高,但這些產品的國產比例為0。而且,想要實現年均21.6%的市場增速,中國企業也必須填補這些長期空白。

而進一步發展的難題主要在于人才。2017年,中國芯片設計行業從業人員約14萬人,創造收入1946億元,人均產值139萬元,約21萬美元,這屬于近年來相對較高的人均產值。相比之下,2016財年,高通3.05萬員工創收223億美元,人均產值73.1萬美元,是中國從業人員的3.5倍。

魏少軍計算,“如果維持現在的人均產值,實現2020年的目標需要28萬從業人員,但我國高校2020年前累計能夠培養出來的畢業生總數不超過8萬人,有6萬人以上的缺口。”

這只是計算人才數量的缺口,如果考慮到人才質量,缺口將進一步擴大,他表示:“我們現在不缺錢、不缺市場,就是缺人才。”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