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鋰電池技術實現突破 產學聯盟將是未來產業發展重要形式

時間:2017-11-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比拼技術的時代,一項新的進展再次撼動電動車巨頭的江湖。菲斯克公司最近提交的一項固態電池專利前幾天被曝光,展現出未來電池的雛形。

在比拼技術的時代,一項新的進展再次撼動電動車巨頭的江湖。菲斯克公司最近提交的一項固態電池專利前幾天被曝光,展現出未來電池的雛形。不過,也不是只有菲斯克一家公司在這方面下功夫,從世界500強汽車巨頭到中國國內相關產業鏈企業,都已經在為此打磨技能點。

未來電池的大能量

根據被曝光的菲斯克固態電池專利,電動車充電最快只需要1分鐘的時間,便能換來約800公里的續航里程,該公司希望這項技術在2023年實現商用。

和目前被廣泛使用的液體鋰電池相比,固態電池有著自己的優勢。菲斯克方面表示,其特殊設計解決了鋰離子電池低能量密度的問題,并且使充電速度變得更快。

菲斯克并非唯一關注這一領域的業者。豐田汽車目前也正在研發由全固態電池提供動力的電動車,并計劃于2022年開放銷售。豐田執行副總裁DidierLeroy最近自信地宣稱,其固態電池技術可以成為游戲規則改變者,甚至有潛力大幅提高駕駛范圍。

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陸集團的高層上周則表示,將投資可能于2024年或2025年投產的下一代固態電池。

而英國戴森公司已經宣布投資10億英鎊用于研究固態電池技術,該公司還以9000萬美元收購了固態電池公司Sakti3。

產學聯盟比比皆是

對于固態電池的研發也并非只有業者在單打獨斗,不少都形成了產學聯盟,中國學界也有這方面的研究成果。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在與邁阿密大學合作,研制一種新型固態鋰電池,它將被應用于微型衛星和國際空間站等。

據日本媒體報道,東京工業大學正在研發固態電池,嘗試和大型汽車廠商合作,將在薄膜上得到實證的低阻力應用到塊狀電池上,力爭開發出可以長時間使用的電池。

中國青島儲能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研究團隊去年創造性地提出了“剛柔并濟”聚合物電解質的設計理念,構建了復合電解質材料體系,制備出一系列綜合性能優異的固態聚合物電解質體系,有效解決了聚合物電解質各項性能不能兼顧的難題,發展了新型的固態電解質關鍵材料體系。

不少上市公司已參與

在A股上市公司中,有不少已經開始著手進行固態電池方面的研究。

珈偉股份11月17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目前鋰電池工廠已進入設備的安裝調試階段,預計12月中下旬將正式投產,即將量產的電池主要為快充的類固態電池。”

堅瑞沃能11月13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稱:“在固態電池方面,有在和科研院校合作進行研發,例如目前在和北京大學一起進行研發,明年年底會出樣品。”

寒銳鈷業10月16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稱:“固態電池的正極材料基本體系沒變,目前正極材料仍采用鈷酸鋰和多元材料等,鈷在其中的地位沒有改變。”

贛鋒鋰業9月29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稱:“公司引進了一組固態電池研發團隊。”

國軒高科9月29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稱:“公司已在日本研究院開展固態電池技術研發,將盡快推進相關產品研發進度,同時公司緊密關注包括固態電解質在內的上游關鍵原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進度。固態電池將大幅提升現有動力電池能力密度,續航里程情況與電池搭載量緊密相關。”

當升科技9月28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稱:“公司正在針對固態鋰電技術開展前瞻性開發,為公司未來持續保持技術和市場競爭優勢奠定基礎。”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