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結構與技術進步雙動輪驅動著制造業的升級。近年來,我國勞動人口(15-64歲)已過了峰值,由增加轉為減少,同時老年人人口占比加速上升,2030年60歲以上人口占比將接近30%。
勞動力逐步從供大于求轉向供小于求,伴隨而來的就是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作為一直依靠廉價勞動力發展的中國制造業,未來人口密集型產業模式難以為繼。
自動化設備能確保高水準、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產品的制造,特別是能替代越來越高的人工成本,裝備自動化勢在必行。根據IFR數據,2015年國內的機器人密度(平均每萬名工人對應的機器人保有量)為49,到2020年我國將力爭將這一數字提高到150,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迎來數倍以上增長空間。
近幾年,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在中國呈加速滲透態勢,《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互聯網人口已從2013年的6億增加至2017年的7.5億,互聯網普及率達54.3%。互聯網的滲透必然帶來的是越來越多的數據,涵蓋用戶、經濟等等社會各個方面。如同基于足夠多的人類圍棋對弈數據,AlphaGo在圍棋上有了歷史性的突破。當有了足夠的數據,大數據技術給包括制造業在內的各行各業帶來的技術突破將是自然而然的,制造信息化乃是時代大勢所趨。
信息制造中5G力爭在2020年啟動商用,將撬動萬億市場。同時汽車由高污染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轉向電力驅動也將成為時代一大趨勢,整個巨大的汽車產業都正在這一歷史變革之中。工信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累計產銷量500萬輛,油耗目標5.0升/百公里,這將帶動新能源產業鏈中包括電池和充電市場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