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 資訊詳情

未來20年將是中國汽車零部件創新發展階段

時間:2008-12-12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整車企業零部件國產化率必須在60%以上的規定被取消。而且,在合資零部件企業中,外方持股比例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外方要求對合資企業控股的呼聲日益強烈,甚至建立獨資公司。

“通過合資合作,為整車企業服務的零部件支撐體系逐步建立起來。”最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政策研究會副主任陳炳炎這樣評價改革開放30年我國汽車零部件領域的合資合作。 改革開放之前,國內卡車零部件產業已經初具規模,但是轎車零部件產業尚屬空白。1985年,隨著上海大眾轎車合資項目的啟動,在中外雙方共同努力下,30多家轎車零部件合資企業宣告成立,加速了國內轎車零部件國產化進程,推動了國內轎車工業的發展。 據陳炳炎介紹,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前,國家有關政策規定,整車企業零部件國內采購比例必須在60%以上。此外,國家投入專項資金,用于提高我國零部件國產化率。因此,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迅猛發展。在合資企業壯大過程中,中方學習到了國外先進的技術、工藝和管理經驗,我國乘用車零部件供應體系初步建立。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整車企業零部件國產化率必須在60%以上的規定被取消。而且,在合資零部件企業中,外方持股比例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外方要求對合資企業控股的呼聲日益強烈,甚至建立獨資公司,對中國實施產品壟斷和技術封鎖。因此,中方通過合資公司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變得日益困難。 陳炳炎認為,雖然在某些關鍵零部件領域,外商獨資企業壟斷了中國市場,但是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從此進入與跨國零部件公司同臺競爭的發展階段。同臺競爭也意味著同臺學習。外商獨資企業雖然數量增多,但使用的仍然是中國的技術人員和工人。通過人才流動,中國企業認識到自己的差距,開始瞄準國際大型零部件企業,不斷創新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積累,中國企業將國外的經驗與國內的市場、文化、資源等具體情況結合起來,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加強創新,不僅促使乘用車零部件支撐體系更加完善,而且促進商用車零部件產業迅速發展。 不可否認,在關鍵零部件領域,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斷加大。如中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了自動變速器" target=_blank>變速器、電控燃油噴射系統、安全氣囊等零部件的研發工作,但是由于缺乏技術積累,直到今天仍然沒有掌握核心技術。陳炳炎說,在關鍵零部件領域,僅僅依賴合資合作,不可能取得技術突破。只有零部件企業在研發上先走一步,帶動整車企業的研發,才有可能縮小中國企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因此,未來20年將是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創新發展階段,中國企業應當大力培養人才,加強自主創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