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英特爾開發出硅基超高感度光電二極管

時間:2008-12-12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此次APD的高性能,是通過發揮將鍺(Ge)用作紅外線的吸收材料以及采用應變硅,即提高硅的載流子遷移率技術材料的兩種作用實現的。

美國英特爾于當地時間2008年12月7日開發成功了高速響應的硅基高感度光電二極管(APD:avalanche photo diode)。性能超過了原來的InP等化合物類的APD。由于同時實現了高性能和低成本,因此除長距離光纜的受光元件外,還可用于量子加密通信、高性能圖像傳感器和生物芯片等。該成果已刊登在12月7日的學術雜志“Nature Photonics”的網絡版上。 APD是1個光子進入受光部分時,像雪崩(avalanche)一樣生成10~100對電子和空穴的光電二極管(PD)。因此,感度比一般的PD高出10倍以上。只是,原來的APD多由銦和磷(InP)等的化合物制造,單價較高,為200~300美元。 新開發APD的增益值和帶寬值的乘積為340GHz,大幅超出一般InP制造APD的120GHz。所謂增益值和帶寬值的乘積為340GHz,意味著增益為10倍時可以帶寬為30G~40GHz,或增益為30倍時可以帶寬約為10GHz使用APD。當InP制APD元件減薄至0.2μm以下時,增益和帶寬的乘積變大,但性能偏差也隨之增大。而此次開發的APD,從理論上講即使減薄其性能偏差也不會增大。 此次APD的高性能,是通過發揮將鍺(Ge)用作紅外線的吸收材料以及采用應變硅,即提高硅的載流子遷移率技術材料的兩種作用實現的。原來將使用Ge的應變硅技術用于PD,存在因錯位和缺陷變大導致暗電流增加的問題。而此次該問題“通過優化結晶生長的溫度等參數已基本解決”(英特爾公司研究員兼英特爾光子技術實驗室的負責人Mario Paniccia)。 英特爾因該成果“尚處于研究開發階段”,沒有公開具體的實用化時期和成本。不過,“與基于InP的APD相比,成本的大幅降低毋庸置疑”。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