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如何躲避我國儀器科研之路高速發展中的路障

時間:2017-11-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十年來,是中國科研領域高速發展的十年。由于科研領域發展的大踏步向前,在前進中積累了很多問題,有些是顯性的,有些是隱性的。

近十年來,是中國科研領域高速發展的十年。由于科研領域發展的大踏步向前,在前進中積累了很多問題,有些是顯性的,有些是隱性的。只有制定合理的調控政策,才能減少科研領域高速發展中的很多問題,避免經濟發展的瞬間起伏。

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個組成部分相互關系、共性問題以及我國國民經濟、科學研究、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全局進行戰略研究,建議儀器科研領域科技發展方向為:跟上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發展;挑戰穩定性與可靠性。

跟上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發展

與航空、軌道交通和海洋工程裝備相比,高端智能裝備制造在國務院文件中被表述的定位是“基礎配套”。國內企業裝備制造的在‘重’、‘大’、‘長’、‘厚’方面不斷刷新世界記錄,對許多行業大型設備,如大型油田裝備、大型工程機械、大型冶金裝備、大型化工裝備等,都具備相當高的制造能力,但國產高端成套專用控制系統或優化系統的制造能力幾乎為零。我國雖然已成為亞洲除日本以外最大的儀器儀表生產國、在發展中國家中綜合實力最強的儀器儀表生產國,但絕大部分國產儀器產品的技術水平處于國際上90年代初、中期的水平,中低檔產品品種基本齊全,能夠批量生產,且質量穩定,但在高技術含量的及系統、科學測試儀器、、元器件等產品的競爭上,國內儀器儀表行業基本上都處于相當被動的境地。傳感器的作用類似于人的感觀,計算機相當于人的大腦,執行器相當于人的肌體。如果人的五官出了毛病,大腦就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行為就會陷入盲目性,體現在裝備上就會出現性能失靈的問題。國內裝備制造業也存在如同信息產業領域‘缺心(芯片)、短魂(軟件)、少面子(顯示屏)’式的尷尬,儀器儀表已是裝備制造業中進口較多和外貿逆差最大的行業。

挑戰儀器儀表穩定性與可靠性

隨著工業自動化和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我國的工業生產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自動化的發展不僅為企業節省了勞動成本,更是提高了經濟的效益,而在公共環境中和城市化進程中也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與此同時,“工業災難”這樣一個的問題也隨著自動化的普及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比如世界著名的十大工業災難:“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埃克森·瓦爾迪茲號燃油泄漏事件”、“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等。而國內發生的上海地鐵事故、高鐵事故、康菲漏油事件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人們在拷問工業安全的同時,對其所應用的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出新質疑。儀器儀表作為自動化行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樣遭遇到了相同的問題。其中,功能安全技術及安全儀表是國際上最近發展的新技術,目的是防止工業設施產生異常事故,以致危及人身與設備的安全。這項技術及相關儀表產品已經獲得用戶的廣泛關注。我國大型石化工程建設項目已經規定必須事先進行功能安全的評估。目前儀表廠商的許多核心技術包括軟件和硬件都是從國外購買,再進行二次開發,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很難保證不被某一個BUG影響而導致儀表不穩定。所以,這將是我國儀器儀表行業一個發展的新挑戰。

我國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總體目標是:從目前至2020年,必須充分利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和巨大的市場優勢,結合測控技術的深化研究,大力推進新技術、新工藝在儀器儀表中的應用研究,掌握各類儀器儀表的設計、生產工藝等關鍵技術,滿足國民經濟、人民健康和國防安全在生產、科研、應用各個方面對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的需求,減少進口,擴大出口,使我國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科技和產業總體水平與國際水平差距普遍縮短到3~5年;工業自動化儀表和控制系統、科學儀器、醫療儀器、電測和計量儀器、各類專用儀器儀表、相關傳感器和元器件及材料等領域約30%的產品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國內生產的儀器儀表在大工程的配套能力達到80%以上。

儀器儀表在我國屬于幼稚而脆弱的工業,缺少扶植措施。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特別將面臨加入WTO后的挑戰,必然有被淘汰的危險,前景堪優。當前,我國科研領域發展仍處在由回升向好向穩定增長良性循環轉變的關鍵時期,國內外科研環境依然十分復雜,必須著力破解一些“兩難”選擇:既要保持科研技術平穩較快發展,又要加快科技創新結構調整;既要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又要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科技創新需要法治扶持,科研項目從投資到回報,各環節都應納入制度化和法治化軌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