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產業效果凸顯經濟生態效益實現共贏

時間:2017-11-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作為一種綠色、清潔能源,光伏產業成為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從電池片、逆變器到光伏支架等配套產品

作為一種綠色、清潔能源,光伏產業成為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從電池片、逆變器到光伏支架等配套產品,我市已經建成了覆蓋光伏產業生產各領域的完整產業鏈;從家庭屋頂電站到漁光互補大型地面電站,我市光伏應用的領域也在不斷拓寬;從全國最早推進度電補貼到打造智慧能源平臺,我市在光伏發展領域不斷推出全國首創之舉。光伏產業已經成為合肥形象展示的一張“產業名片”。

發展迅速百戶光伏產業鏈企業齊聚合肥

近年來,通過招大引強和引導培育,我市聚集光伏產業鏈企業近百戶,規上企業26戶。

在大企業的帶動下,光伏產業發展迅速。2013年至2016年分別實現產值142.76億元、246.81億元、309.27億元、399億元,特別是近三年持續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長。2016年,全國光伏產業產值規模超3000億元,我市規上光伏企業實現產值399億元,占全國的12%。其中,晶澳太陽能產值突破100億元,陽光電源、通威太陽能產值分別突破60億元、50億元;陽光電源連續兩年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全球第一;通威合肥基地成為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

“十三五”期間,全市還將重點推進光伏重大投資項目15個,總投資124.7億元。這些項目投產后,我市光伏產能將進一步擴大,向“打造中國光伏第一城”的目標進一步邁進。

創新不止光伏扶貧模式全國首創

2013年,我市在肥東縣長臨河鎮羅家疃村選擇5戶農民家庭先行試點“光伏下鄉”。自此,合肥拉開光伏扶貧的大幕。這種光伏扶貧的模式在全國還屬首創。

從最初的個人光伏電站到村集體光伏電站,我市光伏扶貧的力度不斷加大,覆蓋范圍越來越廣。目前,全市累計并網戶用光伏扶貧電站5649個、貧困村集體電站214個。預計到2020年,全市累計并網扶貧光伏電站可達9700個,受益貧困戶約2.6萬戶、貧困村2602個,給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政策領域,我市也是不斷推出創新之舉。繼在全國率先出臺度電補貼政策后,今年我市又出臺節能量交易(試行)辦法,允許光伏發電自用部分參與交易獲取收益,為全國首創。

目前,我市正在打造的分布式智慧能源創新平臺,將是我市在光伏領域的又一次突破。通過創新平臺建設,吸引行業領先科研團隊,實現智慧能源重點難題攻關、示范和推廣應用,推動智慧能源產業聚集發展。

效果凸顯經濟生態效益實現共贏

大力發展光伏產業,不僅為我市增添了強勁的發展動力,也獲得了更多的生態效益。

“長期以來,我市能源消費品種過度依賴煤炭,占比一度高達70%。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應用,在優化能源結構方面成效顯著。”市經信委負責人告訴記者。

2013年,我市被列入首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經過三年發展,2016年,全市清潔能源消費量占全市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就達到15%,比2010年提高近8個百分點,其中光伏發電作出很大貢獻。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光伏電站最大發電出力達70.3萬千瓦,占我市夏季最大用電負荷的10.4%,為合肥乃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據統計,截至9月底,全市光伏累計發電15.5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約4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16萬噸。光伏電站的大量推廣應用,助推我市成功獲批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低碳城市試點,并獲省“節能綜合性示范城市”稱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