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小企業轉型智能制造 依靠“流創新”

時間:2017-11-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0月31日,博世力士樂工業4.0創新技術中心在成都經開區投用,吸引了大量中小企業前來參觀。

10月31日,博世力士樂工業4.0創新技術中心在成都經開區投用,吸引了大量中小企業前來參觀。

成都是“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肩負著為西部樹立制造強市典型的使命。但對眾多中小企業而言,向智能制造轉型,“光聽得到雷聲,就是不知道怎么把雨引下來。”

“不妨先打通工廠的信息流,花最少的錢,生產出最優的產品。”前來出席開幕典禮的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總經理陳焱說,“源創新”塑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難度最大,“流創新”更利于中小企業切入智能制造。

所謂“流創新”就是在工廠現有基礎上通過工藝規劃和價值流分析,將生產線改造提升為更智能、更適合“個性化、小批量”的柔性生產線。

而在今年內,緊鄰上述創新技術中心的哈工大智能裝備產業園也將建成,同樣有助于推動中小企業搭上“中國制造2025”的快車。

別忙“另起爐灶”

“質量不穩定煩心”“改善工藝流程沒有頭緒”“機器超負荷生產無能為力”……許多參觀企業心存疑慮,實現智能制造要不要拋棄過去,“另起爐灶”?

博世力士樂中國董事總經理劉火偉給出了否定答案。“很多中小企業的生產還屬于粗放型,對生產節拍是否合理,沒有認真分析過。”劉火偉認為,借助“精益大作戰”,很多企業可以對“價值流”重新梳理再造,從而實現高效、快速、柔性和精益的生產。

為此,該創新技術中心提供這樣的“工具包”:如借助安裝物流數據儀,實時監測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溫度、濕度、傾斜度和震動等參數,使貨物在整個物流過程中實現透明化和可追蹤化;借助相關升級套件,可以將現有的機器或者封閉系統連接至互聯網,使決策“靠數據”而不是“拍腦袋”。

大族激光即是工廠智能化改造的受益者。陳焱列舉了一組直觀數據:同樣是5000平方米的車間,大族激光2011年月產20臺,而目前已提升到了150臺,存貨周轉率也從1.5次提升至了6次。

劉火偉認為,中德兩國國情不同、企業起點和需求不同,成都中小企業建設數字化工廠不能生搬硬套德國工業4.0模式,但要把人才培訓放在重要位置,“轉型痛點要靠人來解決”。

轉出新增長點

作為嘉賓和潛在投資者,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龍興元,分享了傳統制造企業借助智能化迸發出活力的故事。

“機器人關節減速器在國際上有上百年的生產歷史,我們賦予了它新的內涵。”龍興元說,數字化車間通過正向設計系統、數字化加工及裝配、測試系統為用戶提供“實物+數據包”的減速器產品,滿足了高端客戶定制化要求。

在成都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樺看來,個性化也符合汽車產業發展的未來趨勢。“滿足個性化定制,實現柔性生產,無疑會大大增加生產成本,這要靠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來解決。”

按照最新的城市和產業定位,龍泉驛區(成都經開區)的目標是建設“先進汽車智造區”,他認為,從“制”到“智”一字之變,將極大豐富構建汽車產業生態圈的內容,同時帶動智能裝備產業的崛起,讓企業和產業轉型轉出新的增長點。

依靠創新驅動,龍泉驛區建立了“領導小組+管委會+專業公司”軍民融合產業園運營模式,推動兵裝北區等20余個項目加快建設,加快形成高端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發展新局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