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會期間,“中國制造2025示范線”與“中德合作工業4.0示范線”同步向觀眾開放,集中展示“互聯網+”時代佛山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對標德國工業4.0,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機器人、數控機床等智能制造裝備在企業的應用成果。
近日,以“新互聯、新智造、新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專業展在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來自全球的656家覆蓋智能制造、“互聯網+”等方面的企業攜國際前沿技術亮相。20個共投資達829億元的重大項目將落地佛山,佛山打造面向全球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再添動力。
第三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期間,觀眾正在了解工業4.0示范線
本屆博覽會與往屆不同,呈現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顯著特點。聚焦“新互聯、新智造、新未來”主題,設立智能制造、“互聯網+”前沿技術、智慧城市等七大主題展區,共吸引來自全球的數百家企業參展,其中占地1000平方米的海外展團集中展示了來自德國、新加坡等國家最新的互聯網技術成果。
迄今為止,順德已成功舉辦兩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并成為國內外以“互聯網+”為主題,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示范性強、影響力廣的業界盛會。
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在順德的成功舉辦,對順德互聯網行業及“互聯網+”應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目前,美的、萬和、歐浦、任我通、美易達等百家企業開展“互聯網+”應用項目超過130項,總投資額超過120億元。國家級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企業1家,省級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企業6家。北“互聯網+制造”小鎮被認定為廣東省首批“互聯網+”創建小鎮,順德互聯網+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被認定為2016年廣東省“互聯網+”試點項目。“美的開放式創新平臺”等8個項目獲佛山市科技創新項目“互聯網+”專項資金扶持,共計760萬元。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的“空調智能化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產業化”項目被評為2017年省級第一批“互聯網+”應用項目。
互聯網+智能制造
博覽會期間,“中國制造2025示范線”與“中德合作工業4.0示范線”同步向觀眾開放,集中展示“互聯網+”時代佛山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對標德國工業4.0,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機器人、數控機床等智能制造裝備在企業的應用成果。其中由首次對外開放的佛山市機器人學院帶來的“中德合作工業4.0示范線”通過呈現個性化U盤的生產流程,展示了智能制造對傳統制造業的推動。“中國制造2025示范線”是由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佛山華數機器人合作研發的,先進的輸送線體和成熟穩定的紅外感應及氣動技術,結合華數機器人自動化、AGV、條碼識別等應用,打造出先進的小家電機器人自動裝配線。在線體總體投入運行的情況下,與傳統人工裝配相比共節約17人。這不僅僅是制造成本的下降,同時也會讓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它代表了“中國制造”會越來越有競爭力。
經過近幾年發展,順德機器人產業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2015年成為首個“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示范區”。研發制造方面,全區擁有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相關企業超過60家,已涌現出隆深、嘉騰2家超億元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并成功吸引世界機器人排名前五的行業巨頭以及埃夫特等一批國內知名機器人企業進駐,本土企業如正上機器人已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減速器,伊雪松、天太、隆深已向市場推出自主研發、自有品牌的機器人本體。伊雪松、嘉騰正在順德投資建設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順德區已成為華南地區機器人集成系統解決方案集聚地。一大批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加快在順德布局,年內引入超過20家機器人集成商。市場應用方面,2016年全區已累計超過140家規上企業實施機器人應用,順企購置工業機器人超過1300臺套,投入超過6億元,機器人及自動化裝備整體應用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載體和平臺支撐方面,已建設了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國家工業機器人質量監督檢驗(廣東)中心、廣東智能制造產業示范基地和廣東智能制造示范中心(機器人大世界)等專業平臺或園區,形成了研發和服務、生產和配套、展示和銷售的全鏈條式發展載體。
同時,順德的制造業在向“制造+服務”轉型。科達潔能、高力威等大型智能制造裝備企業以移動互聯網和自主可控的軟硬件產品為支撐,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對外提供企業信息管理云平臺,從產品供應商向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拓展以在線監測、遠程診斷與云服務為代表的產品生命周期的智能服務。
互聯網+智能家電
順德家用電器、電子信息等行業的企業逐步實現研發設計智能化,不斷提升產品“智商”,實現工業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例如瑞德智能研發智能家電控制芯片,推動白色家電產業從“芯”轉型;根據美的集團M-Smart“1+1+1”戰略規劃,美的智慧家居推出“空氣”、“營養”、“水健康”、“能源安防”四大智能服務板塊,布局物聯網家居市場,更聯手阿里巴巴深挖“大數據”,與小米和京東深度合作,由傳統家電制造商轉型為智慧家居創造商,構建全新智慧家居生態圈。美的智慧云平臺已于2016年2月1日上線,旨在通過云計算技術,為美的30多種產品提供智慧家居云服務。同時,為龐大的消費者群體、生態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及第三方智慧家電制造廠商提供高效、穩定、智能的云服務和云應用。
通過應用智能制造技術,順德優勢傳統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與創新,涌現出一批“無人車間”、“智慧工廠”。美的集團投入50億元建成全智能工廠,全面推動“自動化、智能化、少人化”,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格蘭仕集團斥資30億元進行自動化工廠升級,新工廠的單線人均效率比傳統生產線提升了62%,引進意大利QS的洗衣機和微波爐全自動化生產線,并與發那科達成戰略合作。櫻奧廚具近幾年投入4000萬元應用不銹鋼廚具機器人加工系統,與ABB、利迅達合作建設國內首個智能化水槽生產基地,自動化程度高,效率方面提高了20倍。萬和公司計劃投入1.5億元實施“萬和新電氣燃熱/供暖產品數字化制造示范項目”,預計生產效率提高,運營成本降低,產品研制周期縮短,產品不良品率降低,能源利用率提高。新寶計劃投入5.5億元實施“智能家居電器及健康美容電器項目”,新增年產1000萬臺智能家居電器和健康美容電器,新增年產值15億元。海信科龍公司計劃未來3年在順德地區投資5億元,對冰箱工廠和冷柜工廠進行智慧綠色工廠改造,使兩個工廠生產效率提升50%,能耗降低40%,并大幅度提升信息化水平,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年新增對開門大冰箱產能55.6萬臺,高端商用冷柜產能34.1萬臺,年產值增加37.6億元。科達、伊之密、震德、威德力等優勢裝備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建設自動化車間和智慧工廠。據統計,目前順德區企業開展的智能制造重點項目超過200項,投入近662億元。
互聯網+創新創業
除此之外,順德還應勢建設了互聯網創新孵化器。利用孵化器在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之間獨特的銜接優勢,促進互聯網創新創業。目前結合鎮街產業特點及園區特色共建有各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8家,其中廣東工業設計城、廣東物聯天下、德美新材料創新科技園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16年被省科技廳認定為運營優秀類孵化器),易客工場被評為國家級眾創空間,累計孵化科技型企業超過300家,孵化場地面積達16萬平方米。順德11個公共創新平臺被認定為省新型研發機構。全區累計建立各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3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6個。
為了壯大創新創業載體,以廣東順德科創集團有限公司的國有平臺引領全區創新載體建設,優化現有載體的運營模式,深度融合互聯網,廣泛對接創新資源和創業主體的四眾平臺,著力提升平臺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質量。同時,鼓勵通過公私合營、戰略合作等方式成立專業的科技創新服務公司,鼓勵和吸引民間資本投入創新載體建設,既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的靈活性和效率,又通過國有品牌保證方向引領和統一的互聯網資源池的共享共用。2016年內,以科創集團為主導,成立科創服務公司,公司業務深度融合“互聯網+”,在智能制造、生物醫藥領域率先實現“眾籌眾包+產業孵化”。
順德下一步將利用重大載體和現有優勢企業,重點引進一批國內外智能裝備和工業機器人企業進駐。通過實施骨干企業“做大做強18條”,支持企業并購重組和國際化經營實現行業快速升級。做好新引進的千山藥機、中鐵盾構機生產基地、云天生物醫療裝備產業中心、攀森新能源電動汽車零部件及貼片機等多個投資超10億元項目的建設,實現智能裝備業龍頭型項目的突破。全力支持美的集團與德國庫卡及日本安川、格蘭仕與發那科、隆深與日本川崎機器人等合作,通過本土龍頭企業與國際巨頭優勢互補、強強聯手,以商引商不斷提升順德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水平和層次。
近年來,廣東深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大力推進互聯網與智能制造等經濟領域融合發展,對產業轉型升級、創新創業等的帶動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第三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暨第十四屆中博會專業展同期舉辦,為傳統制造業連接互聯網、實現轉型升級提供了交流合作渠道,必將有力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廣大中小企業和參會客商利用“互聯網+”博覽會平臺,充分展示品牌形象、促進投資貿易、深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本屆“互聯網+”博覽會開幕式上還舉行重大項目簽約儀式,20個簽約項目,總投資金額達829億元,總投資金額遠超前兩屆博覽會。碧桂園控股(中國)有限公司與中國沃特瑪新能源汽車創新聯盟共建“中國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華南區域大數據運營中心”等涉及智慧城市、智能智造項目將在佛山落地。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