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正在被機器人取代的七大職業,是否有你?

時間:2017-10-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ALphaGoMaster”戰勝柯潔之后,機器人對人類的威脅好像又多了一分。機器人是否會統治人類,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看到“機器人取代人類的工作”這個現象,已經開始發生了。

“ALphaGoMaster”戰勝柯潔之后,機器人對人類的威脅好像又多了一分。機器人是否會統治人類,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看到“機器人取代人類的工作”這個現象,已經開始發生了。

英國媒體曾就“你是否擔心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這一問題進行過調查,結果顯示:50%的受訪者表示機器人技術的進步令他們對職業的未來感到擔憂,23%的人承認他們認為機器人能更好或更快地完成他們的工作。不得不說,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機器人已走進眾多行業,甚至在某些領域機器人完成工作的速度和質量比人類還要好。今天,小編就帶你一起來看看這些正在被機器人取代的職業,其中是否有你所在的那一行業呢?

1、生產工人

整日坐在車間流水線上作業,人類肯定會感到無聊透頂,而且長時間做重復性工作也容易感到疲乏,可是對于機器人來說就沒有這些苦惱。

機器人

與人類工人相比,一臺機器人可在同等時間內完成多個工人的工作量。機器人不僅完成工作的速度快、精度高,而且它不會感到疲倦,長時間工作也難以出現失誤情況。

此前有報道稱,富士康生產線用機器人代替了6萬員工,減幅高達54%。如今,工業機器人更是成為現代化生產線上的“香餑餑”。

2、客服

傳統的客服是以電話呼叫中心為主,當下已進入“智能時代”,很多大型服務企業都在不斷拓展更為經濟高效的服務渠道。

客服機器人就是客服崗位上的一個重要角色,其主要功能是同用戶進行基本溝通,并自動回復用戶有關產品或服務的問題。

早在1966年,麻省理工學院就開發出第一個聊天機器人ELIZA,用于在醫療中心與病人互動。發展到現在,以領域知識庫建設為核心工作并通過文本或者語音等方式進行交互的客服機器人已成為多渠道運作的客服中心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客服機器人的出現,有效地減少了人工成本,增強了用戶體驗,從而提升服務質量和企業創新的品牌形象。

3、保潔員

保潔員工作的門檻要求不高,只要能吃苦就可以勝任,正因如此這個崗位上機器人似乎更容易淘汰人類,因為機器人可以清理干凈每一個死角的垃圾廢紙,還可以長時間保持工作狀態。

如今,掃地機器人也逐漸被大多數家庭所認可。相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33.1億美元,未來掃地機器人市場空間呈現大幅度增長態勢,市場空間巨大。

當然,保潔可不止掃地這一個方面,除了掃地,像醫院這種對清潔水平要求較高的地方來說,除清潔以外還要消毒。紫外線對人類身體有害無益,讓機器人來進行消毒工作就沒有這方面顧慮。目前,在北加州的醫院中,保潔機器人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4、分揀員

臨近“雙十一”,不論是京東還是阿里的倉庫里都部署了機器人大軍,以應對日益加重的物流壓力。

前段時間,智能分揀機器人“小黃人”就紅爆網絡。據了解,“小黃人”主要功能是對長度不超過60厘米,寬度不超50厘米,重量在5公斤以下的小件包裹進行分揀運送,而且是掃碼、稱重、分揀功能“三合一”,能夠實現快遞面單信息識別,以最優路線投遞。

雖然“小黃人”主要是配合人工,而非完全獨立完成整個物流系統的運作。但是“小黃人”可以24小時不間斷分揀,且占地面積小,可減少70%人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完全由機器人來完成整個物流流程還為時尚早,但是取代快遞分揀員的崗位,已經成為事實。

5、士兵

機器人應用在安防、排爆、反恐等領域,對人類來說,都是巨大的助力。尤其是可能致死致殘的環境:比如軍警用的排爆機器人,深入輻射區域、污染區域、爆炸現場的無人機等。

在戰爭中,人類士兵要以血肉之軀對抗,而機器人一身鋼筋鐵骨。毫無疑問,機器人上戰場最大的好處就是減少了人類的傷亡。但是機器人是高科技的產物,在很多方面都勝過人類,國與國之間戰爭如果投入大量的機器人,將變成高強度的對抗。一旦雙方這樣強悍的軍隊交手,其破壞力絕對會超出我們人類的想象。

因此小編認為用機器人作為進攻的武器并不可取,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承受得起戰爭的摧殘。但是將其作為國家的防御力量,震懾力定然不俗。

6、記者

今年8月8日21時19分,四川九寨溝地震,機器人用25秒寫了全球第一條關于這次地震的速報,通過中國地震臺網官方微信平臺推送,全球首發。速報全文585個字,內容包括速報參數、震中地形、熱力人口、周邊村鎮、周邊縣區、歷史地震、震中簡介、震中天氣、產出說明和5張圖片,其速度之快令人贊嘆。

在新聞事件發生后,記者往往需要篩選海量的信息并結合自己的思路完成文章的撰寫,但是在面對程序化、模板化的體育、財經類的新聞稿時,往往需要對數據進行重新的梳理,對人類來說這不是難事,但是卻比較繁瑣。而機器人擁有更快的運算速度及更強的搜索獲取能力,優勢顯而易見。

7、金融顧問

曾有論文指出,未來20年,美國47%的工作崗位將由于自動化技術而處于“高度危險”之中,其中54%的工作崗位來自金融行業。不止是美國,印度的銀行發布報告稱,由于在工作場合引入機器人技術,連續兩個季度的就業人數已下降了7%。

這并不奇怪,畢竟銀行和金融行業的基礎就是信息處理。擁有超強速算速度和數據處理能力的機器人可以幫助企業去評估交易、投資和策略,相對于量化分析師使用傳統統計工具去做,這種方法所需的時間明顯縮短。許多金融分析師表示,復雜的交易機器能夠學習并思考,最終讓當前最先進、最復雜的投資算法看起來非常簡單。

目前,銀行和金融機構正在迅速接受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術,著名金融區華爾街已有數百名金融分析師被軟件或機器人顧問取代。

小結:

“機器換人”已經成為全球化趨勢,但是對應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應用到各行各業中,機器人的“設計者”、“控制者”、“維修者”這一類的崗位呈現出了明顯的人才短缺問題。

教育部、人社部與工信部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中預測,到2020年我國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領域人才缺口將達到300萬,到2025年,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到450萬。

小編認為,“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的情況并非危言聳聽,機器人確實取代了部分人類工作,但與此同時也會創造一些新的工作崗位,以維持整個社會發展的平衡。面對著機器人搶走人類飯碗的壓力,人類更應該適應科技進步,努力探索新的領域。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