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元”擊敗“阿爾法狗”,“智醫助理”機器人參加全國醫考……不斷突破的人工智能(AI)技術,持續刷新人類對未來智能世界的想象。
科大訊飛(首屆)全球1024開發者節24日開幕,記者走近2000余名開發者代表,探秘他們背后龐大的AI“軍團”,正在締造著一個怎樣的智能未來。
技術共享之下,AI加速“賦能”人類生活語音拍照;電腦掃描學生作文實現實時打分;輔助診斷系統1秒讀懂醫學影像……
24日一早,安徽合肥國際會展中心入口處聚集了上千名這些智慧運用的開發者,廣場一側展示著最前沿AI產品。
當前,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賦能”人類生活,面向各類行業的應用層出不窮。谷歌、訊飛、百度等AI巨頭紛紛發布技術共享“平臺”,將AI“超能力”賦予更多行業。其中,科大訊飛自2010年起發布開放平臺,為開發者們提供語音合成與識別、語義理解、人臉識別、移動應用分析等服務。
“我是羅永浩,你鎮定一下,我要開始導航了。”這是高德地圖羅永浩版本的導航聲音片段。作為訊飛開放平臺的企業級開發者代表,高德地圖自2014年首次使語音合成技術實現明星導航,林志玲語音上線即引發轟動。隨后,先后推出羅永浩等明星導航音。
這樣的開發還有很多。如QQ閱讀調用訊飛語音合成技術推出有聲聽書;蝦米音樂使用訊飛語音識別技術,推出哼唱檢索。
“只有千千萬萬的開發者二次創新,開發出更多AI產品,提升體驗度,AI應用才會滲透進生活各個角落。”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
開發者數量幾何級增長AI產業迎來新變局
“過去一年新增開發者與應用數,均超過過去五年之和。開放平臺數據幾何級增長,標志著人工智能時代大幕開啟。”劉慶峰介紹,截至目前,僅訊飛開放平臺已集聚46萬開發者,終端用戶數達到12億,每日服務超過40億人次。
與一兩家AI巨頭單打獨斗的產業格局不同,海量開發者的參與正為AI產業帶來如下變局:
——AI開發門檻降低。為加快技術落地、積累更多數據,AI巨頭們紛紛將開放平臺視為新一輪爭奪主戰場,越來越多年輕人、大學生直接參與其中。據介紹,當前訊飛開發大軍中約三分之一是在校大學生,分布在全國1000余所高校。如新疆大學的阿同學借助訊飛語音識別技術,開發出維漢英詞典產品,對三種語言進行互譯。
——技術迭代加快。大會現場,一款名叫“阿爾法蛋”的白色蛋形機器人,不僅會說故事放電影教英語,還能智能互動,引起圍觀。生產商合肥淘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升告訴記者,這款網紅機器人自推出以來受到市場熱捧,“更多的開發者與應用,意味著更多的數據。經過海量數據學習,行業內機器人智能程度大幅提升。”
——AI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作為本次大會優秀開發者獲獎代表,馮海洪研發的第一代智能語音鼠標產品,在計算機外設制造業掀起了交互智能化的新思路。“鼠標制造業原來利潤很小,融合AI帶來巨大活力,售價翻番。一些曾瀕臨倒閉邊緣的企業又火了起來。”
“硬件智能化大勢所趨,作為傳統制造企業,誰先擁抱AI技術誰就抓住了機遇。”上海與德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產品線總經理孫在忠說。
AI會否成“脫韁野馬”?
在開發者節大會現場,“人機倫理、數據隱私、人才緊缺”成為與會者們暢想AI未來時擔憂的三大關鍵詞。
憑自身算法強化學習,以100:0的戰績擊敗前輩“阿爾法狗”的“阿爾法元”成為會場的熱門詞匯。隨著算法迭代進步,機器會不會擁有意識、電影中人機相愛、機器戰勝人類等場景會否變為現實?面臨業界與公眾的擔憂,專家呼吁,加快AI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實現支持發展與合理規制的協調,確保人工智能不僅聰明,而且可靠。
一位開發者告訴記者,隨著設備智能化,有越來越多渠道在記錄一個人不同的行為數據,對使用者的隱私保護迫在眉睫。雖然一些企業會采取加密數據、脫敏使用的方法確保用戶隱私安全,但僅靠企業的自律遠遠不夠。
劉慶升等開發者建議,盡快建立行業規范,一方面提升個體的數據保護意識,認識到“AI時代,每個人都會產生海量行為數據,并且具有價值”;一方面明晰商家確保用戶“隱私安全”“知情權”“選擇權”責任,如可以在產品使用界面提供選項“是否愿共享信息,供優化產品使用”等。
此外,針對行業數據顯示的“中國智能學科人才需求缺口每年接近100萬人”,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建議,高校設置機器人學院、人工智能學院以及智能科學和技術學院,為中國2030年成為人工智能強國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