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人工智能獲政府大力扶持 或成領跑者

時間:2017-10-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過去幾年,隨著人工智能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認識越來越具象,各大互聯網企業紛紛投身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的探索中,國家也發布了相關的政策扶持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96.61億元,增長率為37.9%,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在持續增長,2017年將超130億元,達到135億元,增長41.2%,有望在2018年市場規模突破200億元,達到205.3億元。

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黨和政府多方面政策的支持下,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完全存在對歐美發達國家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

國家大力支持

從打敗人類棋手的AlphaGo到無人汽車,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認識越來越具象。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能在教育、醫療、養老、環境保護、城市運行、司法服務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快速崛起,憑借著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積累的龐大規模的數據量和數據挖掘技術的進步,數據、技術和政策效應相互疊加,催生了一大批新型人工智能企業。”賽迪智庫互聯網研究所副所長陸峰表示,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占到全球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近25%,我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累計超過1.57萬項,位列全球第二。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聯合頒布《“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培育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產業、推進重點領域智能產品創新、提升終端產品智能化水平。

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從國家層面對人工智能發展進行了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人工智能將進一步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并創造新的強大引擎,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

企業積極探索

在人工智能領域,百度可以說是公認的先行者。2017年,百度更改公司使命,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強調百度將不再是互聯網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百度的人工智能戰略由三大板塊組成:致力于自動駕駛的Apollo、專注智能語音服務的DuerOS、技術研發與場景探索的AIG。而近期百度股價的飆升,被外界認為與百度在這三塊業務的持續發力不無關系。

近日,阿里巴巴成立了“達摩院”,引入頂尖科學家計劃,并表示3年內在研發上的投入將超1000億元。“達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領域也包含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等在內的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其首批公布的學術咨詢委員會包括世界人工智能泰斗MichaelI。Jordan。

騰訊的AI布局主要以業務為驅動,比如,騰訊發布人工智能語音平臺“小微”,構建其智能服務開放平臺。在今年8月騰訊發布二季度財報的分析師會議中,騰訊總裁劉熾平詳細論述了騰訊的AI戰略:“人工智能(AI)現在是項基礎才干,我們在AI范疇投入許多,但可能說得不多。人工智能具有戰略意義,我們會對AI進行持續、長期而有耐性的出資,因為我們堅信這是令人振奮的長遠出資,而不是要在短期直接發生收入。另一方面,AI也將在多個方面助力于我們現有的產品、效力與業務展開。”

“人工智能將帶來效率的提升和人機交互的改變,并在產品上產生影響。”搜狗CEO王小川曾表示,雖然技術和學術領域對于人工智能有很多的前瞻觀點,但落實到應用領域,目前產品還有很多局限,“我們正在嘗試讓機器更好地理解人類的語言,突破這些限制。”

而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的美團點評也將在人工智能、無人配送等前沿技術研發上加大投入。美團點評在智慧物流、智能客服、個性化推薦、智能收銀的布局,無不顯示全民外賣的背后,也離不開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的支撐。

神州優車也非常重視人工智能的研發與應用,人車生態智能系統——“優車智腦”以神州優車旗下出行、電商和金融三大業務板塊海量真實數據為基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為神州優車各板塊業務高效協同發展提供技術保障,也為智慧交通建設提供數據模型和解決方案,推動中國智慧城市的創新發展。過去10年,神州優車在全國范圍采集了包括用戶、車輛、司機、道路環境等一手海量數據,涉及數百萬自有車輛,3000萬忠實用戶,十億級出行人次。

盡管谷歌、亞馬遜、微軟等在人工智能如語音交互、圖像識別、無人駕駛等多個領域布局更早,掌握更先進的基礎理論和技術應用能力,但在獵豹移動CEO傅盛看來,未來是人與機器人共存的時代,中國存在彎道超車的機會。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