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廣泛產品組合可以幫助它從臺積電手中奪回蘋果的芯片制造業(yè)務。
2014年,蘋果選擇了臺積電-而不是其長期的芯片合作伙伴三星-制造其當時最新的A8處理器,這顆處理器應用在后來大獲成功的iPhone6和iPhone6Plus上。
2015年,臺積電和三星瓜分了A9處理器的制造訂單,但是,由于芯片門的影響,蘋果對三星信心大挫,到了2016年iPhone7上使用的A10Fusion時,蘋果又把所有的制造訂單都給了臺積電。現在人們廣泛認為,臺積電是蘋果A11Bionic芯片的唯一制造商,該芯片被應用到蘋果最新的iPhone8系列和iPhoneX上。
毫無疑問,臺積電是蘋果公司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所以,我一點都不驚訝將來蘋果會把大部分訂單(如果不是全部的話)都交給臺積電。
盡管如此,臺積電的投資者們仍需關注以下風險因素。
三星可以提供廣泛的產品組合
三星不僅僅是一家合約芯片制造商,它是一個投資廣泛的大型企業(yè)集團,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DRAM和NAND閃存制造商,還是移動設備中OLED顯示器的頭號供應商。
人們普遍認為,三星是蘋果iPhoneX所用OLED顯示屏的獨家供應商。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的CounterpointResearch的分析報告,這家韓國巨無霸企業(yè)預計將向蘋果供應約40%的DRAM和將近40%的NAND閃存。
不僅如此,分析認為,三星還提供了蘋果iPhone中使用的電池和多層陶瓷電容器的重要組件。最后,在蘋果未來幾年內將會購買的射頻印刷電路板(RFPCB)中,三星的份額也可能會大幅增加。
像DRAM和NAND這種芯片,蘋果還可以尋找其他的供應商取代三星。但是,目前來說,對iPhoneX至關重要的定制OLED顯示屏-據說相當昂貴-仍然只能是三星獨家供應,直到其它顯示器廠家聯合起來打破三星壟斷之前,這種局面將一直維持。
這就是臺積電的問題所在。
三星可以捆綁銷售,但是臺積電沒有這個能力
三星能夠提供多種重要組件的能力可能幫助它說服蘋果,將部分邏輯芯片的訂單從臺積電的制造工廠轉移到三星的晶圓廠中。
這樣比較一下吧。臺積電的主營業(yè)務時制造和銷售邏輯芯片晶圓,這就意味著,為了業(yè)務的持續(xù)發(fā)展,也為了實現投資者所期望的收益和盈利,它必須以相對較高的利潤出售大量邏輯芯片晶圓(臺積電的平均毛利率約為50%)。
而另一方面,三星就沒有這個壓力。它正在受益于DRAM和NAND價格的持續(xù)飆升帶來的豐富現金流,而且其移動OLED顯示技術是當前高端智能手機的唯一選擇,這也有助于提升其顯示面板業(yè)務的盈利能力。
所以,三星不需要把合約芯片制造業(yè)務做為其半導體業(yè)務收入或盈利計劃的一部分,如果它能夠提供和臺積電旗鼓相當的制造技術,它就可以通過價格戰(zhàn)等手段大大削弱臺積電,這也將是三星整體業(yè)務的勝利。
臺積電如何反擊?
與三星相比,臺積電在蘋果芯片制造方面有一個內在優(yōu)勢,那就是:獨立性。
說到底,三星的芯片制造業(yè)務時整個三星電子集團的一個子業(yè)務。三星電子集團的三星移動公司,是蘋果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上最為強勁的競爭對手,競爭也最為激烈。
蘋果大部分創(chuàng)新在于其定制的應用處理器,即便是擁有遍布全球的知識產權防火墻,將其創(chuàng)新核心-處理器-的芯片制造交給最激烈的競爭對手,似乎并不是最聰明的舉措。
除了寄希望于蘋果希望保證知識產權的安全之外,臺積電最好的反擊方法就是嘗試在工藝密度和性能方面超越三星。
英特爾最近提供了其即將推出的10nm工藝的技術數據,以及競爭對手-三星和臺積電-的10nm工藝的技術數據,根據英特爾公布的數據,臺積電的工藝似乎領先于三星。
在關鍵的物理密度層面上,與三星相比,臺積電的10nm技術具有更緊密的門、金屬和散熱片。英特爾也表示,在更高的性能和功耗等級下,臺積電的10nm技術比三星的技術稍微快一些(盡管三星在較低的功耗/性能區(qū)間上更為高效)。
上面這個圖表顯示了不同的10納米技術在性能上的差異。
我認為,在10nm這個工藝世代上,臺積電領先于三星,但如果它要萬無一失地保留蘋果唯一供應商的地位,則需要采取措施來保持它在工藝密度上的領先地位,并在性能上開始擴大領先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