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沈陽機床i5研發團隊:專注未來市場搞創新

時間:2017-10-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總書記問我們,研發項目是自己的想法還是公司領導的安排?我感覺總書記是想知道,我們是不是只根據領導布置的任務去工作。

“總書記問我們,研發項目是自己的想法還是公司領導的安排?我感覺總書記是想知道,我們是不是只根據領導布置的任務去工作。”對于2013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沈陽機床集團考察時的一幕幕,沈陽機床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黃云鷹至今記憶猶新。

沈陽機床的i5研發團隊。

那一年,只有32歲的黃云鷹是沈陽機床核心技術研發團隊的一個部門負責人。

他回憶說:“總書記的問題看似不好回答,卻恰恰能講出我們的心聲。我們正是根據市場發展的需求、從未來市場需要的角度去做研發的,這也正是沈陽機床與眾不同的地方?!?/p>

創新,不是完成一項任務,而是預判發展走向、引領市場需求。

早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這些概念風靡之前,沈陽機床牢牢“切”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點,于2007年在上海成立核心技術團隊,啟動機床核心功能部件數控系統的研發工作。那時還是同濟大學教師的朱志浩以及同濟大學碩士黃云鷹等人,成為團隊重要創始成員。

洞開思路,兵出奇謀,一群技術人的“異想天開”幾經磨難終成果實?!?年前總書記考察時,i5智能系統剛剛研發成功不久。”黃云鷹說,“總書記聽了我們的匯報很高興。他說,技術和糧食一樣,靠別人靠不住,要端起自己的飯碗,自立才能自強。未來是屬于你們的,你們就是這行的狀元!”

幾年來,二軸、三軸、四軸、五軸機床智能系統產品相繼發布,自主、安全、可控的i5智能系統讓機床行業在工業互聯網盛行的時代有了最基礎的核心保障。2014年初,能夠一邊加工一邊產生數據的i5智能機床全球首發,機床行業的業態創新開始萌芽,基于分享思維的新業態開始誕生。2015年成立了智能云科公司,iSESOL工業云平臺開始商業化打造。2016年4月,打著沈陽機床標簽、擁有純正中國血統、被業界稱作“百變俠”的世界首款平臺型i5五軸智能機床正式推出,iSESOL產能分享等創新模式逐步成熟。目前,i5核心技術擁有49項知識產權,其中包括著作權17項、專利權32項。

隨著i5技術的產業化和iSESOL工業云生態打造的拓展,這支團隊的規模從120人壯大到700余人,沈陽機床不懈創新、自立自強的步伐穩健有力。

創新源于市場,更要回饋于市場、服務于社會?!白尭嘈袠I、領域受益于智能制造和中國自主的核心技術,這應該是i5的內涵與使命所在。”黃云鷹說。

今年11月,中國人自己的首款運動控制操作系統i5OS將正式發布。這將使得i5的運動控制核心技術可以服務于更多的裝備制造行業,讓更多的人參與i5OS應用的開發,讓中國人的智慧創造沉淀在中國人自己的核心平臺上,為更多企業、用戶創造價值。黃云鷹說:“類似機器人、自動化等各類用到運動控制技術的行業,對此都會有需求,相當于用我們的創新能力建設了智能制造生態的基礎設施,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進來后,智造力量和價值將無限放大。”

就在今年9月19日,沈陽機床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度過十歲“生日”,員工們以在墻上書寫寄語的方式“慶生”。黃云鷹寫下的是一句程序中的循環語句,翻譯過來的意思如下:只要活著就繼續做i5,i5團隊不斷壯大。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床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