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能源汽車期待“續航”

時間:2017-09-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前,云度新能源汽車的首款純電SUV在福建省莆田云度廠區總裝車間正式下線,同時收到了3.2萬臺的訂單,這是福建第8家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生產企業

日前,云度新能源汽車的首款純電SUV在福建省莆田云度廠區總裝車間正式下線,同時收到了3.2萬臺的訂單,這是福建第8家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生產企業,也是國內第10家獲得新建新能源汽車核準的企業。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呈現爆發式增長,2011年到2016年短短五年時間里,銷售量從不足1萬輛發展到50多萬輛。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在經歷了年初的動蕩之后,逐漸回歸理性,上半年國內共計產銷新能源汽車21.2萬輛和1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9.7%和14.4%。

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可謂是推動汽車產業綠色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重要抓手。

眼下,即便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進入規模化,但同時也面臨很多的問題。業內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取得的成績,與我國近年來推出的鼓勵措施息息相關,一旦利好政策退出,專業人才緊缺、技術瓶頸難以突破、盈利能力不足等問題將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因素。

產業快速發展

今年7月份,有關福州“新能源汽車共享停車位”的話題在社交媒體上廣為傳播,不到一個月,福州市區已有了10多個共享停車點,共30多個車位——這實則是近年來政府鼓勵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縮影,類似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

為更好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今年8月份,公安部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實際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近些年已經成為國際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全球汽車產業由此迎來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而我國早在2012年便公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

各地的相關扶持政策也頻頻推出。例如,福建省2014年出臺了《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八條措施的通知》,新能源公交車率先在福建省推廣使用。而在《福建省“十三五”能源發展專項規劃》中,明確提出福建將加強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優化布局和建設,滿足2020年推廣10萬輛以上新能源汽車的需求;至2020年,規劃建設近200座城際快充站,全面覆蓋福建境內的高速公路干支線、地區環線服務區。

經過幾年的發展,積極的扶持政策效力已經開始顯現。2015年、2016年的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位居全球第一,市場處于向好態勢。如今,全國新能源汽車超過100萬輛,達到101.8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82.5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19.3萬輛。

根據相關預測,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達到500萬輛的產業規模,市場規模達到4500億元,考慮到對上下游的帶動效應,預計整體的產業產值達到1.35萬億元。

產業體系將調整

不可回避的是,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的道路上,政府補貼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的成績也與國家相關鼓勵政策密不可分。

整體來看,相較于普通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售價并無明顯優勢。在這種情況下,高額補貼無疑將是新能源汽車開拓市場的“利器”,但去年底發布的《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的通知》對整個市場而言無疑是當頭一棒。根據通知,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將比2016年降低20%,直至2020年補貼完全取消。

據了解,動力電池可謂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占據整車40%的成本,補貼的退坡也倒逼車企開始對動力電池企業大幅壓價,這也對整個產業體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雖然經過數年發展,但還處于產業化初期,技術尚不成熟,沒有經過大規模的市場考驗,用戶普及程度低。”有業內人士分析,過去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過分依賴補貼,企業的水平參差不齊,在某種程度上攪亂了市場秩序。

另外,新能源汽車屬于技術、資金密集型的產業,整體投入要高于傳統的汽車行業,一些地方和企業雖不具備產業基礎,缺乏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能力,但卻熱衷新建新能源汽車項目,這也加劇了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風險。而專業人才緊缺,高級人才引進難度大更是新能源汽車企業遭遇到的普遍難題。

業內人士指出,從整個產業鏈上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基礎設施還有待完善。

依靠自主創新求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節能環保逐漸成為各行業普遍追求的目標,雖然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持爆發式增長態勢,但背后還是存在諸多困難與瓶頸。

事實上,汽車產業作為一個投資規模巨大的產業,政策的調整對其發展影響較大。有業內人士指出,相關部門需適度調整政策,制定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長期鼓勵政策,進一步完善推廣工作的政策環境,將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向以市場導向為主的快速發展軌道上去。

據了解,眼下已有不少企業在政策調整中找準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在整車領域,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和廈門金龍旅行車公司克服了補貼政策和資金撥付方式調整、推薦車型目錄滯后的影響,保持新能源汽車產量居全國前列。據了解,2016年金龍客車產值產量總體規模居全國第二位,海外出口繼續排名全國客車行業第一。

在新能源車輛運營領域,廈門潮人新能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采用了“分時租賃”的運營模式,這種模式介于城市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之間,擁有“分時租賃、按需付費、全程自助、隨借隨還”的特點,以及“節能環保、科技智能、經濟便利、分時共享”的優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效果。

福建工程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教授、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理事長黃鍵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不久的將來會重新開始洗牌,一個企業要想獲得發展最終要靠自主創新,而不是靠補貼。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