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化纖織造端的情景像極了去年十月份之后的暴漲行情,當時的瘋狂行情在一季度時轉瞬即逝,拋的高跌的狠至今讓紡織老板們心有余悸:這一波突如其來的行情是否會復制去年十月后行情?
下半年起,紡織產業鏈一片火熱!
自今年下半年以來,紡織產業鏈呈現一片火熱的景象。
化纖原料端:生產企業紛紛上調產品報價,不少工廠產品價格更是一日漲兩次、三次,甚至出現惜售坐等漲價的現象。
織造印染端:常規面料坯布銷售一空,價格漲幅更是超過30%,印染產品交期大幅延長;
終端服裝企業:需求旺盛,因供應緊缺而發生的哄搶場景時有發生。
行情急轉直落?可能性不大!
近日小編也收到了原料端行業人士的疑問,市場行情如此火爆,從原料到面料到終端服裝都在說沒貨,到底這貨都去了哪了?這一波突如其來的行情是否會復制去年十月后行情?小編認為基本不會出現一季度的急漲直落,原因如下:
1、相同點:去年十月的清庫存動作奠定了市場景氣向好的基礎
從我們對盛澤地區織造企業的庫存指數監測來看,從2016年10月開始高庫存的狀態開始有所好轉,隨后市場一直保持正常庫存偏低的狀態。為什么說10月是織造企業庫存變化的分水嶺?因為G20峰會前后停產導致的供需偏緊,再加上由于去年雙十一、雙十二及國外圣誕季的異常火爆導致了前期積壓的庫存得以清空。
再加上近年來織造市場的洗牌,市場一直在做著去產能的動作,市場供需也開始慢慢平衡下遇到的突發因素導致的需求井噴現象。可以說去年十月的清庫存動作奠定了市場景氣向好的基礎。
2、不同點:突發事件的可持續性,目前市場供需已不可逆轉
上面介紹了去年織造企業庫存清空的原因,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時的G20因素,導致了產業鏈的長時間大面積的關停,一部分市場需求在前期透支,而G20結束后,產業鏈又迅速恢復,加上中間不乏有大量炒作的因素,導致了后期生產情況沒有有效在產業鏈傳導,因此在一季度行情出現了一定的回調。
但二季度后環保整治持續高壓狀態,特別是江浙地區對于噴水織機的淘汰,三年內的淘汰量可以說一去不復返,直接加大了后期的供需矛盾,后期市場良性的狀態一直持續到現今。
沒貨、缺貨、斷貨,這貨都去哪了?
市場行情如此火爆,從原料到面料到終端服裝都在說沒貨,到底貨都去了哪了?
1、市場景氣回歸,紡織產業鏈需求傳導順利
自2012年以來,市場迎來低谷期后,這個周期已被逐漸拉長,在時隔5年后,也就是到了去年10月份開始,市場終于有了好轉的苗頭。而到了今年下半年后,市場景氣明顯升高。
經濟指標是判斷市場是否好轉的一個重要依據,作為全國最大的紡織產業集群地之一的盛澤,據統計,今年1-8月份,盛澤鎮地區生產總值247.94億元,同比增長8.00%;公共財政收入54.10億元,同比增長38.4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75億元,同比增長20.67%;固定資產投資64.20億元,同比增長5.33%,主要經濟指標增長態勢明顯。
而另一方面,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7年1-7月份我國紡織品累計出口1495.32億美元,同比增長2.15%。其中,紡織品出口624.52億美元,同比增長3.20%,服裝及其附件出口870.80億美元,同比增長1.40%。連續5個月出口呈現穩步回暖的積極態勢。全年紡織服裝出口一舉扭轉連續兩年萎縮頹勢已成定局。
從單月數據看,7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54.87億美元,較上月環比增長4.65%,單月出口額再次涮新今年以來最高水平。其中,紡織品出口93.38億美元,環比下降3.34%;而服裝及其附件出口161.48億美元,環比增長9.9002%。
從這兩個數據說明了行業景氣周期開始進入向好階段。
2、產業鏈有囤貨待漲現象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都因環保整治的原因而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關停潮,上半年由于太湖銻濃度超標而讓印染企業成了開關廠,而下半年以來,江浙地區刮起了噴水織機的淘汰整治浪潮,江浙地區統計在三年內淘汰超15萬臺的噴水織機量,再加上浙江地區環保督察引起的印染企業的關停,一系列的因素使得市場對后期市場供應產生擔憂,甚至行業內流傳著后期一布難求的說法。
訂單來不及做,交期延長正在市場上逐步發酵,為應對這一現象,據市場調查,不少行業人士也對后期市場供求緊張情況做了預案,提前下單、從織造端開始的囤原料現象在市場較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