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一直在談無人駕駛的我們到底在做什么?

時間:2017-09-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一段短短的車程,身為司機的你會體會到什么?是旁邊司機的突然超車?是堵車時突然從你車前穿過的行人?

她,曾在美國

成功實現首次全面無人駕駛汽車的跨國之旅

想知道她會對無人駕駛說什么嗎?

她就是KathyWinter女士

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無人駕駛事業部總經理

讓我們聽聽她怎么說!

一段短短的車程,身為司機的你會體會到什么?是旁邊司機的突然超車?是堵車時突然從你車前穿過的行人?還是剛行駛了一段,一輛貨車因為拐彎困難橫擋在了車的前方,讓你無法前進?

同樣的距離,路邊的行人又會體會到什么?本來享受著路邊值得駐足的景象,扭頭卻看到路上堵塞的車輛,耳邊頻頻傳來刺耳喇叭聲以及滾落到你腳邊的垃圾桶……這一切在讓你緊繃神經的同時,似乎也會讓你是去對這個城市的喜愛。

無人駕駛之路路程短“路況”復雜

短短一條街區上的路況表明,即便無人駕駛的時代在臨近,但無人駕駛開發之旅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并不是距離遠,而是“路況”復雜,也就是無人駕駛相關的工程技術相當復雜。當今大多數無人駕駛汽車或L3汽車已證明它們能夠在高速公路上長距離安全行駛,但是除了高速公路以外的路段呢?

無人駕駛

KathyWinter特別提到:“兩年前,我在德爾福的團隊完成了3400英里的跨國行程,其中99%的時間,我們都開啟無人駕駛模式,途經各種天氣,即使車道標記消失,也能在正確的道路上行駛。但是當離開高速公路后,情況就變得非常棘手。”

這其中的原因和容易解釋,因為城市街道本就要比高速公路復雜得多。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的物體是有限的,無非就是:汽車、摩托車、卡車、路標、樹木等,最多還有一些可能出現的簡單路況。而駛離高速公路后,不可預測的更多情況就不斷出現。從人的角度來看,會有在走路的人、慢跑的人、騎自行車的人還有走錯路的人;另外還會有剛從車上下來的人和正要上出租車的人。

難,不代表不能實現

在汽車能夠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之前,也就是沒有方向盤、踏板和人類駕駛員可以作為故障轉移機制的情況前,設計出能夠應對復雜城市路況的汽車大腦是現在的當務之急也是重中之重。這就是航空航天與汽車工程師協會(SAE)所定義的五級全自動化無人駕駛,可這絕非易事。

五級無人駕駛汽車所需要的各項功能相較于三級自動化汽車要高很多,這意味著,它需要更強的計算智能和性能,在算法復雜度和相關計算量等方面都要實現里程碑式飛躍,同時保證零延遲、低功耗。

盡管存在這些挑戰,但是英特爾已經在汽車、網絡和數據中心上實現了高標準的計算價值和性能。英特爾認識到,多方面的挑戰需要多功能的優化工具包,其中包括可延伸到數據中心服務器級產品的CPU、FPGA以及人工智能。目前,英特爾是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完整端到端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該解決方案可覆蓋解決從汽車到云的種種技術難題,從而讓高度無人駕駛成為可能。

無人駕駛車帶來的安全性是不得不提的,其相關技術有望幫助我們挽救數十萬生命,并讓所有人安全出行。與此同時,解放雙手的司機,還能夠在行駛的車輛中從事各項感興趣的事情,緩解道路上的無聊以及壓力。英特爾攜手目前的合作伙伴可以從現在的L3無人駕駛汽車過渡到未來把人從駕駛員座位解放出來的L5自動駕駛。KathyWinter最后說道,她很期待能坐在乘客座位上,到那時方向盤、駕駛員統統都不再是必需了。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