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不僅要埋頭苦干 更要“心靈手巧”

時間:2017-09-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從家庭服務到教育娛樂,從醫療手術到養老康復,從科學考察到搶險救災,服務機器人正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家庭服務到教育娛樂,從醫療手術到養老康復,從科學考察到搶險救災,服務機器人正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昨天,2017國際服務機器人產業高峰論壇舉辦,眾多國內外大咖齊聚一堂探討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他們表示,國內的機器人光靠傳統的“埋頭苦干”已不夠,需要進一步提高“智商”和“情商”,學會“察言觀色”,做到“心靈手巧”。

目前,我國的服務機器人市場仍處于初級階段,但市場潛力巨大。“隨著人口結構和生產方式的轉變,我國對機器人的需求持續大幅增長。在未來,成百上千種非技術工種都可能被機器人取代。”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羅俊杰說,但由于人工智能的欠缺,目前機器人還達不到“心靈手巧”,需要進一步提升。“比如加進語音識別、視覺識別、情緒識別等功能,豐富機器人的感知與運動,突破現在的認知局限性。”

眼下,工業機器人已經被廣泛運用到我市工業生產中,它們帶來了人工無可比擬的“精確性”,比如南京熊貓電子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的焊接機器人,能不知疲倦地連續焊接500小時以上;比如南鋼煉鋼廠電爐生產平臺上,機器人可以將機械手臂伸進1000多攝氏度的高爐爐膛內取樣測溫。

“光靠埋頭苦干還不夠,必須提高靈巧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中國ROBOCUP委員會主席陳小平說,傳統工業機器人習慣在固定不變的結構化環境中勞作,重復一個動作成千上百遍,但如果環境改變,可能就會“暈頭轉向”。“就拿自主無人車來說,如果它面前是一條平坦的大道,沒有任何障礙物,可以一路開得很順溜。但如果把它放到早晚高峰的新街口,面對車水馬龍、瞬息萬變的路況,它可能就凌亂了。”

“傳統工業機器人的成功,依靠的是‘精確性’,目前我們這方面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要想實現產業技術變革,實現新的應用,必須提高‘靈巧性’。”陳小平說,變革時代的機器人應用,出現了大量新場景,包括智能制造、物流、救援、農業、家庭服務等,需要機器人根據復雜多變的環境,以及用戶個性化的指令,靈活應變。

“未來,我們希望機器人能和人類實現‘情緒的交互’。”斯洛伐克科希策理工大學控制與智能科學系主任PeterSincak認為,機器人需要提高“情商”,比如陪護機器人,應該敏銳地感知到老人或病人的情緒,選擇合適的話題,來撫慰他們,使其從“壓力中解放出來”;再比如可以自動授課的機器人,也應該根據學生們的動作、眼神或話語,適時調整講課內容,調動學生情緒。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