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椅一體化機器人、智能教琴神器、電動搬運設備、植物生長燈……9月13日,由中國制造網、中國貿促會貿易推廣交流中心聯合主辦的2017中國制造之美年度評選終評典禮在南京拉開帷幕,上述產品脫穎而出,獲得代表精益制造的"中國制造之美"大獎、優秀獎及單項獎。與會專家告訴《金證券》記者,工業設計是產業轉型的助力器,目前國內企業正在慢慢擺脫只看顏值不顧實用的誤區。
發現"中國制造之美"
本次"中國制造之美"大賽共計有全國各大制造企業及設計機構報送的13個組別648件產品進入終評階段,產品樣品一一呈現在終評典禮現場,未到場的大型機械、設備類產品也通過視頻及圖文資料,呈現在專家們面前。經過專業評委長達5個小時的多輪評審和熱烈討論,從制造工藝、創新、人機交互、安全合規、美學效果等幾個維度優中選優,最終有50多件產品脫穎而出,獲得各類獎項。
其中,"道拓盒裝垃圾袋"獲得輕工日用品及禮品箱包類別大獎。無錫道拓創意家居科技有限公司運營部總經理陳建波向《金證券》記者現場演示了這款產品,"傳統垃圾袋都是卷邊的,你用完了一個垃圾袋,必須人工處理掉,然后人工換袋,但這款垃圾袋完全顛覆了大家的認知",只見他拿起一盒垃圾袋,里面將近200個垃圾袋被折疊放入盒中,但垃圾盒體積與家庭常用紙巾盒差不多大小。陳建波將其放進配套的垃圾桶,只要輕輕提起垃圾袋,然后踩下垃圾桶的踏板,就能輕松完成換袋。
陳建波介紹,垃圾盒的操作看似簡單,卻有諸多研發難題要克服,比如如何讓垃圾袋能折疊起來,又如何實現自動開袋換袋,"整個研發過程大約耗費了兩三年,花了幾百萬。"
此外,電動搬運機也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有別于以往搬運機的笨拙、操作費勁,這款搬運機顯得輕巧,而且無需物品和地下軌道,就能夠實現360度旋轉操作,被很多在場企業稱為"搬運神器"。
擺脫顏值至上的誤區
作為評委,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湯重熹告訴《金證券》記者,這個比賽關注工業設計之美,所謂工業設計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其目的是為物品、過程、服務以及它們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構成的系統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質。工業設計是產業轉型的助力器,從今年的比賽來看,中國制造的制造工藝正不斷提升,不單是參賽作品量大、品類比較多,而且設計者開始擺脫以往只注重個性、風格而忽略實用性的誤區。比如讓他印象深刻的床椅一體化機器人,這款產品充分考慮到病人在臥床、治療過程中的不同狀態,通過智能化設計盡量讓病人減輕痛楚。
"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責任教授柳冠中也直言,近年來很多地方、企業認識到中國制造要騰飛,不僅靠技術,還要依靠設計。不過,近年他參加過很多工業設計的比賽,很多主辦方只看重外觀酷、落地快,而把工業設計的內在特性--能制造、能使用、能流通、能回收拋之腦后。與此同時,企業也貪圖"大而全","我看到一輛殘疾車,擋位的操作相當靈活,但我對設計者說,對于殘疾車的使用者來說,太靈活并不是好事,容易出現危險。而且,我建議他們主攻飛機、玩具的操控功能,不要想著做整件,中國制造產業只有分工合作、講究細化,才能有大的發展。"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